如前述第四章第五节的分析与考证,秦代的座船也应当具有风帆,这是远航所必要的。据“徐福船队东渡航路”②的探讨,徐福船队由琅玡起航,绕过今山东半岛的成山头到达之罘港,然后由之罘而到蓬莱,经今庙岛群岛而到达辽东半岛的...[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如前述第四章第五节的分析与考证,秦代的座船也应当具有风帆,这是远航所必要的。据“徐福船队东渡航路”②的探讨,徐福船队由琅玡起航,绕过今山东半岛的成山头到达之罘港,然后由之罘而到蓬莱,经今庙岛群岛而到达辽东半岛的...[继续阅读]
中国是造船古国和航海大国。船舶工程界、船史研究学界也有很庞大的队伍。我们引以为荣的是,早在“秦船台”刚一出笼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周世德先生指导的船史硕士研究生戴开元①,在他的学位论文中,就有力地质疑...[继续阅读]
1984年3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笔者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作题为“船史研究的进展与动向”的学术报告。对于所谓“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在报告中写道:“有关单位鉴定为秦汉时期的‘...[继续阅读]
我国古代利用坡式船台并拖曳下水的技术已有文献记载。《金史·张中彦列传》记有:“浮梁巨舰毕功,将发旁郡民曳之就水。(张)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继续阅读]
按照现代造船工艺方法①,通常称造船场地为船台。墩木是船台上支撑船体的主要装备。建造中小型船舶时的墩木如图5-8所示。常有一列中墩和两列边墩。中墩因位于龙骨之下也称龙骨墩,常用长约1米的方木横向铺墩,其间距约为1.5~...[继续阅读]
船舶利用自身重量(或辅以人力)的纵向滑道下水,在现代造船中最常用,其最主要条件是船台应具1/17~1/14的坡度。如图5-8所示,滑道由两行截面呈方形的大长方木固定在船台上。滑道上面还有厚度为100~150毫米的滑板,其长度可稍短于船...[继续阅读]
2000年12月8日—9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等十个学术团体,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召开了“广州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真伪学术研讨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致辞;中国船史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辛元欧致...[继续阅读]
秦始皇时,虽曾征服过百越,但在秦以后,百越各国又相继拒汉。为了开辟海上交通线,汉武帝曾派遣严助、朱买臣等吴人,建立海上武力。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出兵进攻东瓯,武帝派遣严助发会稽(郡治在今苏州市)兵浮海往救。元鼎五年...[继续阅读]
汉初曾有燕人卫满侵入朝鲜半岛北部,灭了箕氏朝鲜,自立为王,史称卫氏朝鲜,建都王险,即今平壤附近。卫氏朝鲜对于半岛中部的真番及南部的辰韩等邻国进行侵略,而且破坏他们与汉帝国的交通与联系,使汉帝国在渤海以东的航运受阻...[继续阅读]
西汉时在开通沿海航路之后,沿海航运的发展,也促进了经南洋到今日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最早具体提到从中国沿海经南洋诸岛到达今日印度半岛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自日南障塞、徐闻、合...[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