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怀王赐给鄂地封君名启的金节(实为青铜质),1957年于安徽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①此种青铜器分两种,一为车节,一为舟节。舟节是一个特准的水路运输免税通行凭证。舟节上铸有错金铭文,字形耀目:“大司马昭阳败晋师...[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战国时期,楚怀王赐给鄂地封君名启的金节(实为青铜质),1957年于安徽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①此种青铜器分两种,一为车节,一为舟节。舟节是一个特准的水路运输免税通行凭证。舟节上铸有错金铭文,字形耀目:“大司马昭阳败晋师...[继续阅读]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乡发现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一座,即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内外有战国墓30座。一号墓出土器物极丰,经考古学界考定为中山王之墓,埋葬时期约在公元前310年前后。④三汲乡在滹沱河北岸,古墓之封土现...[继续阅读]
在葬船坑的南室出土有船舶属具等器物。桨:大桨5支,桨身长141厘米,宽9.5厘米,桨柄残长17厘米;小桨2支,桨身长58厘米,宽9.5厘米,桨柄残长28厘米。大小桨均有褐色及朱色彩绘,图饰瑰丽。(见图4-9)图4-9随船出土的木桨篷竿铜帽及环:篷竿铜...[继续阅读]
在葬船坑的南室发现很多铁箍,西船31只,中船32只,东船8只。铁箍为宽20毫米,厚约3毫米的长铁片绕制而成。铁片虽未经金相分析,但肉眼观察几乎与现代锻打的熟铁无异,可见当时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先进。船板的连接方法是先在相邻两...[继续阅读]
在中国,认为在殷商时代就曾出现了风帆的学术见解比较流行,那就是认为甲骨文中的“凡”字即为帆。杨槱在《中国造船发展简史》中写道:“在甲骨文中还有‘凡’字很像船的帆,因此商代的人可能已在船上装帆利用风力来行船。”...[继续阅读]
在中国的学术界也有不少人对殷商时代即出现风帆的论点持有异议。朱杰勤在《中国古代海船杂考》④中提出:“大致在公元前后,中国航海船舶已知使用风帆行驶在大海上。”与之相近似的见解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稿》①的论述:据...[继续阅读]
林华东在《中国风帆探源》①中,也不赞成风帆始于殷商的观点,文中指出“倘殷商已有风帆,那么,历经西周至春秋当有发展,为何典籍和文物中均未见踪影,盖不足信矣”。基于对战国时代有关海上航行的文献的分析和对战国时期的两...[继续阅读]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于发展陆路及水路交通尤为注意。为了调发士卒和转运粮饷的方便,在第二年就开始筑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东至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南至今湖北、湖南,西...[继续阅读]
秦始皇在统一后的11年中曾5次到外地巡游。第1次是在原秦国境内,其后4次是巡游齐、楚、燕、赵、韩、魏等旧地。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立石碑谴责六国旧贵族的黑暗统治,歌颂秦代统一功业。又东至之罘...[继续阅读]
秦统一中国后,国祚只有短短的15年,迄今缺少关于秦代船舶的形象资料。依据确凿的文献分析,秦时的江、海船舶当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准。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前210年)南巡,《资治通鉴》记有:“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浮江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