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的4个假设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关于译员认知决策失误的方面,二是关于失误诱因的方面,三是关于降低失误率的解决方案的方面。假设一:所有的译员都会出现失误,但是由于译员之间既存在共性又不乏差异,所以译员出现失误的...[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本书提出的4个假设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关于译员认知决策失误的方面,二是关于失误诱因的方面,三是关于降低失误率的解决方案的方面。假设一:所有的译员都会出现失误,但是由于译员之间既存在共性又不乏差异,所以译员出现失误的...[继续阅读]
本书主要采用以认知科学为主、跨学科借鉴的研究范式。本书借用西方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范式,利用注意力、记忆和决策等认知理论框架,使用经济学的资源概念、管理学的决策模型以及人体工学的工作负荷理论,以译员信息处理...[继续阅读]
本书偏重于用实证方法检验理论假设,主要采用观察法。国内学者仲伟合和王斌华曾指出:“观察法”在口译研究学科发展的初始阶段有其特殊的地位。通过对各种口译现象的观察,研究者可以积累关于真实(authentic)口译行为和活动的系...[继续阅读]
本书通过描述译员认知决策失误的种种情形,将信息处理中的决策失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译员认知决策失误的根本诱因;解释外部认知负荷与内部认知资源的动态平衡;预测译员在未来决策中可能发生决策失误的情形;并通过制定和使用...[继续阅读]
注意力的英文对应单词是“attention”,《MIT认知科学百科全书》在“人脑的注意力”这一词条下指出注意力与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主体选择和主动控制有关(Posner,et al.,2003:44)。关于注意力,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继续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家开始从信息处理和其他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考察注意力的本质。在过去几十年出现的关于注意力本质的科学理论主要包括:(1)注意力是一个信息过滤机制,是人脑感知机制的过滤器或者瓶颈,该机制控制着哪些...[继续阅读]
在反驳简化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主要的非简化主义模型理论,将注意力从个体以下层面提升到个体层面来加以描述:(1)行为选择观。该观点认为注意力是人面临“多选”题时的行为选择。人们时时刻刻都面对很多输入信息...[继续阅读]
完成任何需要思考和行动的认知任务要经过感知信息、分析决策、做出反应三个心理阶段。心理不应期(the 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PRP)的实验证实了两项连续进行的任务相隔的时间越短,对第二个任务做出反应的时间就越长。心理不...[继续阅读]
前面提到从信息处理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注意力是注意力研究科学化和实证化的开始。那么信息处理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信息处理与注意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能解释同传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继续阅读]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跟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刺激—有机体—反应(SOR)。认知心理学派在反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过程中开始借鉴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成果,发现了人脑在处理信息时与计算机的一些相似之处,人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