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以和为贵,强调人际的和谐与团结。“和”的实质是中庸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被认为是儒家伦理思想中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是不可背离的普遍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中国人以和为贵,强调人际的和谐与团结。“和”的实质是中庸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被认为是儒家伦理思想中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是不可背离的普遍真...[继续阅读]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人讲究社会关系中的“差序格局”,比西方社会更具有亲疏、贵贱、上下、远近等差序性,“差序格局”可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特点。他用儒家伦理中的“人伦”“五常”来解读差序格局...[继续阅读]
通过对西方伦理哲学与中国儒家伦理哲学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伦理哲学是探讨营销伦理问题的立论基础,是判断营销行为道德与否的基本观点。对营销者而言,伦理哲学构成了营销者伦理行为的指南,因此探讨营销伦...[继续阅读]
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研究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1984年,R.爱德华·弗里曼(R. Edward Freeman)明确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继续阅读]
社会契约论源于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政治理论。1937年,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1982年,托马斯·唐纳森(Thomas Donaldson)试图为企业概略地构造一种社会契约,提出了...[继续阅读]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 的著作《寂静的春天》,该书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被大家所接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经济议程的中心。1972年,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继续阅读]
伦理哲学是探讨伦理问题的立论基础,是判断营销行为道德与否的基本准则。对营销人员而言,伦理哲学构成了营销人员伦理行为的指南,因此探讨营销伦理问题,从伦理哲学入手便于全面发现问题。中西方伦理哲学虽然存在共通之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