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王筱新已日益走红,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仍孜孜不倦,到处寻师访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表演。《游码头》原为早期传统剧目《十不许》中的一折,王筱新在演唱中运用了“宣卷”“扬州小调”“凤阳花鼓”等多种曲调,他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尽管王筱新已日益走红,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仍孜孜不倦,到处寻师访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表演。《游码头》原为早期传统剧目《十不许》中的一折,王筱新在演唱中运用了“宣卷”“扬州小调”“凤阳花鼓”等多种曲调,他一...[继续阅读]
在同辈的艺人中,王筱新的年龄不算大,但他出道早,成名早,一直受到大家的敬重。他却从不以老大自居,得意忘形,相反平时为人谦虚平和,敬老扶小,轻利重义,在圈内外口碑极好。1920年,才19岁的王筱新第一次进新世界游乐场组织戏班...[继续阅读]
筱文滨和筱月珍领衔的文月社班底扎硬、实力雄厚,在四大班社中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起初在西藏路、延安路口的恒雅书场演出,四五百座位的场子居然天天客满。1931年大新公司开设的新世界游乐场重新开放,筱月珍去找与...[继续阅读]
四大班社的艺术竞争中,文月社最强劲的对手无疑是施春轩带领的施家班。北上巡演的成功更使施家班声名大振,来邀请演出的人纷至沓来,其中聚宝楼和大世界坚持聘请,各不相让。施春轩与这两家商定采取同日先后演出的方法,以报答...[继续阅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申曲界新的行业组织于1934年11月成立。这个组织原先打算称为申曲歌剧公会,由于当局认为不合适,正式挂牌时改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参加会员达三百多人,大家推选筱文滨担任理事长,施春轩、王筱新和刘子云等为...[继续阅读]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开始用于嘲讽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后来逐渐被剥离贬义的内涵,成为泛指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专用名称。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中国风格迥然相异的...[继续阅读]
在很多人印象中,沪剧西装旗袍戏似乎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这样理解在时间概念上有误,沪剧历史上第一个西装旗袍戏问世的时间要早得多。在处于本滩时期的1921年,开沪剧表现现代都市生活先河的时装剧《离婚怨》就已...[继续阅读]
本滩时期的沪剧经常和文明戏同在一个游乐场演出,深受其影响。当时这两个剧种的艺人来往相当密切,《离婚怨》的创作就是由文明戏演员范志良和本滩艺人刘子云合作进行的。后来有些文明戏艺人索性投身本滩班社,长期从事沪剧...[继续阅读]
随着时装剧的兴起,舞台演出需要大量的新剧目,一些申曲班社开始引进更多的说戏先生。筱文滨文月社聘请的“三顶小帽子”在当时相当出名。所谓的“三顶小帽子”是申曲圈内给徐醉梅、王梦良和范青凤这三位说戏先生起的雅号。...[继续阅读]
申曲时装剧演出的红火吸引了众多编导人才,当时从事编写的不仅这“三顶小帽子”,一些原先搞话剧电影的人士也纷纷加盟,他们带来了话剧电影进步的艺术理念和现代的表现手段,赵燕士、莫凯和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赵燕士早...[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