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度开凿,纵贯南北,大运河浸润华夏已逾2500载;沧海桑田,砥砺前行,共和国已经走过70年辉煌岁月;源远流长,文运绵延,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昂然进入新时代!文化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数度开凿,纵贯南北,大运河浸润华夏已逾2500载;沧海桑田,砥砺前行,共和国已经走过70年辉煌岁月;源远流长,文运绵延,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昂然进入新时代!文化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政府在文化遗产管理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文化”及“文化遗产”认知理念的不断发展。21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认知发展是: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15〕42号)中,用“文化...[继续阅读]
河道遗存是大运河文化带的主要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时,申报的主体材料即为大运河的27段河道遗存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共计58处遗产。由此也可以看出河道遗存在大运河物质文化遗...[继续阅读]
在漫长的大运河开凿和修缮过程中,沿线人民建造了大量的具有重要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水利工程,形成了诸多宝贵的大运河水工遗产。这是最能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工程智慧结晶的文化遗产群之一,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继续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是一个包含多种文化遗产类型的有机体系,同时又兼具了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多重功能。正因如此,自开凿贯通以来,其流经之地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历史上很多繁华的城镇崛起于大运河沿线,也因此保留...[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街区或文化名镇、文化村落等,至今仍保留着古代基本特征,其环境、格局、建筑、历史遗存、传统氛围等均保存尚好的成片地区,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文化。大运河沿线尚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运河沿岸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加强和完善。2002年10月,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江苏省于2003年10月及时出台了《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2010年9月,江苏省又颁布了《江苏...[继续阅读]
水是大运河的基础要素,大运河依托水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体系。保护运河水域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大运河文化。如果大运河的水环境被破坏,其水文化也一定会遭到破坏。试想,不管是一河脏水污水,还是一条干涸的河道,都无文...[继续阅读]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落等文化区域,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持和延续这些历史文化区域的传统文化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原则,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历...[继续阅读]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后,部分河段依据设计规划得以拓宽,涉及大运河沿线大量地下文化遗存保护的问题。江苏有关地市着力做好对沿线地下物质文化遗产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