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世界级大型河流之一,其流域地跨中、俄、蒙三国,发源于南北两源。南源是中国的额尔古纳河,北源是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干流全长4483km,总流域面积187万km2,其中我国(乌苏里江口以上)约90万km2,占48.3%,俄罗斯占50.4%,蒙古占1.3...[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黑龙江是世界级大型河流之一,其流域地跨中、俄、蒙三国,发源于南北两源。南源是中国的额尔古纳河,北源是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干流全长4483km,总流域面积187万km2,其中我国(乌苏里江口以上)约90万km2,占48.3%,俄罗斯占50.4%,蒙古占1.3...[继续阅读]
水电规划和水电建设和全国其他经济建设一样。受到了“左”的干扰和破坏,忽视水电建设的基本规律,否定水电规划的作用、河流水电规划工作,实质上处于停滞状态。不少人全盘否定《技术经济调查报告》规程,认为这是“苏修框框...[继续阅读]
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河流水电规划工作又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技术经济调查报告规程》早已基本抛弃不用,为了指导河流水电规划工作,1976年制定了《河流水电规划工作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于1978年以水利电力部水电规字...[继续阅读]
1981年9月8日至21日,水电总局召开了前期工作会议,针对当时的情况,规划方面提出了《加强水电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会后颁发了正式文件,下达试行。其指导思想与具体内容,在当时及后来一段时期内提高对河流规划、水电规划的认识...[继续阅读]
1980年提出了《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1981年完成了《金沙江渡口至宜宾段开发规划报告》,1983年完成《黄河上游龙~青段梯级规划报告》,1984年完成《大渡河干流规划报告》,1986年完成《澜沧江中下游河段开发规划》,1987年完成《...[继续阅读]
中型水电站规模适中,相对大型电站来说,具有工期短、见效快、征地移民易于就地解决等显著优点。建国初期,50年代完成了龙溪河、古田溪、猫跳河等一些中型河流的规划,修建了梯级电站,颇为人们称赞。在60、70年代直至80年代中期...[继续阅读]
1.中苏正式恢复开展规划工作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苏两国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梯级方案已经不现实。鸥浦作为第一期工程,其正常蓄水位为300.5m时,相应库容1732亿m3,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蓄水期过长,投资大、淹没损失严重,造...[继续阅读]
1.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正当1980年3月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之际,《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编制完成,为了开发利用红水河丰富的水力资源,解决广东、广西缺电问题,国家能委、国家计委于1980年10月6日至13日在北京...[继续阅读]
1988年元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由李先念主席签令公布,于1988年7月1日起施行,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开发利用水...[继续阅读]
为了统一河流水电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早在1984年2月20日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就下达成都勘测设计院(以下简称成都院)负责编制《河流水电规划编制规范》,成都院经过准备阶段,作了大量调查研究,于1986年及1987年分别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