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左右,笔者有幸聆听了J·巴科的授课,其内容是解释关于5名霍尔人对高地亚洲北部考察的一篇藏文文书。巴科根据自己的习惯,亲自翻译和诠释了该文献,这既是为了他个人使用,也是为供从世界各地来到巴黎聆听他授课的青年毕业...[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27年左右,笔者有幸聆听了J·巴科的授课,其内容是解释关于5名霍尔人对高地亚洲北部考察的一篇藏文文书。巴科根据自己的习惯,亲自翻译和诠释了该文献,这既是为了他个人使用,也是为供从世界各地来到巴黎聆听他授课的青年毕业...[继续阅读]
法国遣使会士古伯察(E·Huc)所著《1844、1845和1846年的鞑靼西藏旅行记》,遣使会士包杰(J·—M·PIanchet)的最新译注本,北京遣使会印书局1924年版,两卷8开本,共426+493页。很少有游记会具有可与古伯察神父的著作相媲美的命运。此书在185...[继续阅读]
译者按:清光绪二十六年(1846年),法国遣使会会士古伯察(Régis-EvaristeHuc,1813—1860年)神父在同会教友秦神父(JosephGabet,1806—1853年)的陪同下从蒙古、宁夏、甘肃和青海进入西藏的首府拉萨,意欲在西藏传播天主教。他到达拉萨之后,驻藏大...[继续阅读]
所有的辞典都一致把西方人借鉴藏文字yak(牦牛,在我们的辞典中分别写作yack或yak)的做法,追溯到萨米埃尔·端纳于1783年在不丹和西藏的游记(见其书《出使扎什喇嘛的西藏记》,1800年出版)。最合乎逻辑的看法似乎是牦牛(yak)首先传入了...[继续阅读]
波士顿精美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尊小雕像,已由普拉塔帕迪蒂亚·帕尔(PratapadityaPal)先生作了介绍,并在他与曾献纪合写的该博物馆的一次叫作《喇嘛教艺术》的展览会的展品目录中刊登了照片。这尊雕像的照片就是图54,在第52页是这样...[继续阅读]
在公共和私人收藏品中,某些法器都已为人熟知,且经常被描述。但组成这些法器的不同部分或装饰它们的图案,仍不为人所知。其中一种法器是“魔剑”(藏文为Phur-bu,梵文为Kila,即“橛”)。魔杖有许多不同样式,我于这里不打算讲它。...[继续阅读]
一、所有人都知道,在公元800年前后,由印度僧侣和吐蕃禅师们从事的大规模的翻译佛经的活动。但大家还不知道,这种活动受墀德松赞赞普(798或804—815年)814年的一道“王诰”的约束和支配。王诰的目的在于统一用于翻译印度术语的藏...[继续阅读]
以Tebet、Thebet、Thebeth、Tgbot、Thibocht形式出现的“吐蕃”(Tibet)一名在欧洲语言中要上溯到18世纪中叶①。其中带有-h-的拼写法(如同th一样)②,可以不予考虑,因为它没有真正的语音意义,要归于一种继承用拉丁文拼写外来词③的中世纪传...[继续阅读]
一、古藏文复合词rgod-g-yu及其组成部分rgod和g-yu,是在吐蕃王权时代,指社会等级的基本术语,至少许多西藏学家们的看法是这样的。我想旧话重提一下菲利奥扎(J·Filliozat)和石泰安(R·A·Stein)先生于1962—1963年的那场争论,而且也想通过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