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武士阶级的智育教育仅仅局限于文学和审美方面,而统治阶级的智育教育除了文学和审美之外,还包括科学和哲学。培养未来的统治者,让他们自小接受普通教育,到20岁时开始学习抽象的科学、数学、几何学和...[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武士阶级的智育教育仅仅局限于文学和审美方面,而统治阶级的智育教育除了文学和审美之外,还包括科学和哲学。培养未来的统治者,让他们自小接受普通教育,到20岁时开始学习抽象的科学、数学、几何学和...[继续阅读]
在其晚年著作《法律篇》中,柏拉图对《理想国》中一部分虚幻的想法做了更改,承认他早期著作中的激进主义倾向。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时回归到人间,屈尊地关注着人类的真实生存状况。他不再坚持社会等级制度,并且认真务实地承...[继续阅读]
作为一位教育家,色诺芬(Xenophon)受到两种不同势力的影响。他的尊师苏格拉底是他的真知的主要源泉。《经济学》(Economics)这本隽永的著作正是他在伟大的雅典圣人苏格拉底的循循善诱和启发下写成的。但是,色诺芬还表现出不完美的...[继续阅读]
《经济学》一书生动地描绘了女子教育,值得每个人细细研读。雷南(Renan)对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著作的评价,也同样可以用来评论这本书:“我们从哪里还能找到对完美的家庭生活更迷人的描述?多么善良的天性!多么优雅的...[继续阅读]
《居鲁士王传》显然没有达到上述的成就。在描述了波斯国家组织之后,色诺芬顺承语境,用自己的风格描述了一个完全统一的军事化教育计划。没有家庭教育,没有个人自由,没有对文字和艺术的热爱。波斯的孩子们幼年期结束后,开始...[继续阅读]
亚里士多德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实验性的调查研究以及天性中积极务实的性格倾向,这些因素使得他超越了柏拉图,在探讨教育学时表现出更加深邃清晰的洞察力。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优势:他深...[继续阅读]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完全受到当时社会情境的左右,把教育子女的责任留给父母。受到当时古代某些教育趋势的启发,亚里士多德称自己是公共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者。他称赞斯巴达颁布了“人人都应该接受相同的教育”的法令,指...[继续阅读]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基于他对人的发展的重要而明确的划分。他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第一,身体的自然生命阶段;第二,直觉或感觉阶段,即心灵的非理性阶段;第三,理智或理性阶段。亚里士多德由此得出结论,认...[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