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陆羽《茶经》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节,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茶叶大世界。上卷分一之源(论茶树的原产地、特征和名称,自然条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以及茶叶的功效等)、二之具(论茶叶的采制...[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陆羽《茶经》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节,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茶叶大世界。上卷分一之源(论茶树的原产地、特征和名称,自然条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以及茶叶的功效等)、二之具(论茶叶的采制...[继续阅读]
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茶经》,把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尝试和探索,直到陆羽《茶经》问世后,茶方大行其道。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继续阅读]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许配给青藏高原新崛起的吐蕃王朝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入藏时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精美的工艺品及酒、茶叶等土特产。当时文成公主带去的茶叶叫“㴩湖含膏”,产于湖南岳州㴩湖...[继续阅读]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因其生动地描绘了饮茶一碗、二碗至七碗时的不同感受和情态,故有《七碗茶歌》之称。诗中描述诗人收到好友孟谏议差人送来新茶之时,在珍惜喜爱之际...[继续阅读]
元稹曾作咏茶《一言至七言诗》,“一七体”是唐朝一种古体诗种,常称“宝塔诗”,由于这种诗体格律规范较严,过分讲究形式,因此,创作难度极大。元稹与白居易为挚友,常唱和。此诗是元稹等人欢送白居易以太子宾客的名义去洛阳...[继续阅读]
唐代王敷是一名乡贡进士,他的《茶酒论》久已不传,自敦煌变文及其他唐人手写古籍被发现后,才得以重新为人们所认识。《茶酒论》以对话的方式、拟人手法,广征博引,取譬设喻,以茶酒之口各述己长,攻击彼短,意在承功,压倒对方。...[继续阅读]
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过“茶之十德”,除“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之六德外,还有强调精神性的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继续阅读]
《吃茶养生记》是由日本禅师荣西写成的。荣西生于公元1141年,荣西年少时学于睿山,通晓天台密教,自创叶上流密教,世人称之为叶上僧正。1168年荣西27岁人宋,学于四明、丹丘,朝拜了天台山,不久回国。1187年,他46岁时再次人宋,在宋四...[继续阅读]
分茶这种游艺大约始于北宋初年,北宋初年人陶谷《茗荈录》中已经说到了“茶百戏”游艺。他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继续阅读]
在宋代,不少皇帝敕建禅寺,遇朝廷钦赐袈裟、锡杖时的庆典或祈祷会时,往往会举行盛大的茶宴,以款待宾客,参加茶宴者均为寺院高僧及当地的社会名流。浙江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宴”,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