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6世纪末),在中国向日本传播中土文化与佛教的同时,茶就传入日本。但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中唐以后的事。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到天台山国清寺学法,翌年归国时带回茶籽...[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早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6世纪末),在中国向日本传播中土文化与佛教的同时,茶就传入日本。但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中唐以后的事。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到天台山国清寺学法,翌年归国时带回茶籽...[继续阅读]
据《宋史·食货志》、《大观茶论》、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等记载,宋代名茶计有90多种,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散茶类也不少,主要有以下代表茶:建茶,又称北苑茶、建安茶,产于福建建州,宋代贡茶主产地,著名的贡茶有龙...[继续阅读]
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和其他文史资料记载,元代名茶大约有40多种,主要的品种有:泥片,产于虔州;绿英、金片,产于袁州;早春、华英、来泉、胜金,产于翕州;清口,产于归州;双上绿芽、小大方,产于澧州;东首、浅山、薄侧,产于光州...[继续阅读]
清代名茶,有些是明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是新创的。在清朝300多年的历史中,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了乌龙茶。清代名茶计有40多种,代表性的名茶有:武夷茶,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继续阅读]
宋元明清时由官府发给茶商准许经销茶叶的执照。“引”为凭证之意。宋朝以后,历代实行榷茶政策,茶叶贸易由官府控制,商人若要经销茶叶,须向官府申请售茶斤两,缴纳茶款及税款后,由官府发给营业凭证,即为“引”。“引”的内容...[继续阅读]
明代是茶书著述最多的时期,250年间出版茶书68种。其中现存33种、辑佚6种、已佚29种。明代创新茶叶采制,开千古饮茶之宗,明代的茶书主要有许次纾的《茶疏》、张源的《茶录》、钱椿年的《茶谱》、陆树声的《茶寮记》、屠隆的《...[继续阅读]
陆树声(1509~1605),字与吉,号平泉、无诤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由于仕途坎坷,归隐后常饮茶以愉情。《茶寮记》分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条,统称为“煎茶七类”,其文优雅绝伦。人品:煎茶非...[继续阅读]
中国丝茶银行系由天津巨绅张子青等筹设,是一家以发展茶叶、丝绸为宗旨的专业性商业分行,总行设在天津,其货币流通于华北地区。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丝茶银行发行的三种纸币(壹元券、伍元券、拾元券),纸币正面图案为采...[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