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摩迦罗一作昙柯迦罗,盖“摩”“柯”同音。迦罗之来洛阳年月,旧传皆云魏嘉平中(249—253),《开元释教录》卷一记:“以文帝黄初三年壬寅来至洛阳……以齐王芳嘉平二年庚午,于洛阳白马寺出《僧祇戒心》。”从黄初三年至嘉平二...[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昙摩迦罗一作昙柯迦罗,盖“摩”“柯”同音。迦罗之来洛阳年月,旧传皆云魏嘉平中(249—253),《开元释教录》卷一记:“以文帝黄初三年壬寅来至洛阳……以齐王芳嘉平二年庚午,于洛阳白马寺出《僧祇戒心》。”从黄初三年至嘉平二...[继续阅读]
《光赞经》与先竺佛朔所出《道行经》为同本,《出三藏记集》卷二记:《光赞经》十卷。十七品,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即《开元释教录》卷二所云,是也。《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初出,或十卷,与《大般若》第二会及《...[继续阅读]
《般若》之于禅教,虽属初门,此等诸经作为禅学之素地,有特笔之价值者。《历代三宝纪》以后经录中,竺法护译:《新道行经》十卷。[太]始年第二出,与汉世竺佛朔译旧《道行》全异,亦名《小品》,[出]《光赞般若》。《小品经》七卷...[继续阅读]
《法华》一乘之妙典,亦有与禅不可分离之关系,竺法护之译《出三藏记集》卷二有:《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旧录云《正法华经》,或云《方等正法华经》,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出。(《大藏经》第二十七套第九册,第596页左)《历代三...[继续阅读]
就《华严》,《出三藏记集》卷二所举:《渐备一切智经》十卷。或五卷,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度世经》六卷。或云《度世》,或为五卷,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如来兴显经》四卷。一本云《兴显如幻经》,元康元年十二月...[继续阅读]
竺叔兰,天竺人,达摩尸罗之子。尸罗避乱来晋,住河南时生兰。通梵晋两语,惠帝元康元年与于阗人无罗叉共译朱士行之梵本为《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同年出《首楞严经》二卷,诸录所记皆同,异《毗摩罗诘经》三卷之译,《历代三...[继续阅读]
佛图澄,怀帝永嘉四年从罽宾来,入洛阳。翌年,汉主刘聪遣其臣刘曜、石勒等攻陷洛阳,怀帝为汉兵所执,扰乱续生,弘法不便,乃以石勒部将郭黑略介见石勒,利用凝视术,大为勒所重。时汉兵攻略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东晋元帝即位,都建...[继续阅读]
道安高才远识,古今罕得其匹。彼见佛图澄于邺都中寺,知在石虎自立之后。后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开化门,武邑太守卢歆苦请安讲经,由是为道俗之所欣慕。《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卢歆之请,有误。因其不知道安之...[继续阅读]
道安于法门有大功,先哲已有定论。《高僧传》卷五云: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道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及析疑...[继续阅读]
道安鸿业中与禅门关系者,《般若》之弘通及《禅经》之注解无论矣。《出三藏记集》卷六收道安作《安般注序》、《十二门经序》、大《十二门经序》,卷七《道行经序》,卷八《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出三藏记集》卷五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