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大致从延祐年间到元末明初(1314—1368)。此间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南宗词复兴和北宗词的衰落。这一阶段的南宗词人基本上都是南北统一后成长起来的,首先在词坛崭露头角的南宗词人当属虞集。张翥的创作代表了这一时期南...[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这一阶段大致从延祐年间到元末明初(1314—1368)。此间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南宗词复兴和北宗词的衰落。这一阶段的南宗词人基本上都是南北统一后成长起来的,首先在词坛崭露头角的南宗词人当属虞集。张翥的创作代表了这一时期南...[继续阅读]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北方金元词坛的“重建”,并非一片空白之上的“新造”。建立金国的女真族虽然为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但金源文化包括诗词在内的文学创作却是直接承继了北宋的传统。与南宋词一样,产生于北方的...[继续阅读]
张炎曾以“豪气”来称实属北宗体派的稼轩词①,此语虽出以明显的贬抑口吻,却也准确地道出了北宗词最明显的风格特征。实际上,北宗词人自己对此也作如是观。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曾对包括词在内的金代诗歌评论道:邺下曹刘...[继续阅读]
金元词人笔下令我们感触最深的还是那弥漫于作品中的隐逸避世的情怀。与唐宋词不同,隐逸避世的倾向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中心内容,艳情描写已退居其次,传统的“艳科”模式在整体意义上被突破了。这种基本主题的转向,实为在金...[继续阅读]
金元时代诗、词、曲三体并行,其中传统的诗体与新兴的曲体在创作上的活力与兴盛,都远远超过了已露衰势的词体。一方由于苏轼所标举的“词诗”观念被词坛普遍接受,诗体进一步向词体渗透,使词体明显地具有了诗的某些特性;另一...[继续阅读]
对于金元词史上的北宗体派来说,有着开宗立派意义的创作实绩当属金初出现的“吴蔡体”。“吴蔡体”一语在今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元好问《中州集》:“百年以来,乐府推萧闲与吴彦高,号‘吴蔡体’。”吴激(1090—1142),字彦高,号东山...[继续阅读]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生平横跨金元两代,《遗山乐府》也为金元北宗词派之冠冕。在数量上,遗山词也是两代之最,今存三百八十余首。刘熙载《艺概·词概》指出:“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有集大成之意。以词...[继续阅读]
南宋灭亡之前的近半个世纪时间,元朝统治区域局限在北方。这就是说,元代词坛经历了一个由北方独支到北南合一的过程。与此相伴随的是北宗全盛到南宗复兴的转变。白朴与张翥分别代表了南北词风的最高水平,张翥词被视为“元...[继续阅读]
由于金元两朝国内民族结构和民族关系的特殊性,词坛上出现了一批非汉族词人。这些少数民族词人熟练地运用汉语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词作,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现象。金元词坛另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是:大量的方外词——主要是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