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外译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对“戏剧”和“中国戏剧”的定义和范畴的界定。中国戏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关于戏曲或戏剧的概念界定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下的定义。他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②“必合言语、...[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中国戏剧外译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对“戏剧”和“中国戏剧”的定义和范畴的界定。中国戏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关于戏曲或戏剧的概念界定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下的定义。他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②“必合言语、...[继续阅读]
一个民族如果要生存、发展和兴旺,不但要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取决于其富有生机的文化活力。因此,文化活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要素之一,也与民族的兴亡休戚相关。戏剧的对外译介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继续阅读]
每一种形式的艺术传播都是在一定的动因支配下进行的,中国戏剧的外译也不例外。促使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主要动因表现在文化的推动、政治的需求、民俗的根脉和经济的驱动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或单独发挥作用,或相互交融、...[继续阅读]
就中国戏剧外译的主体——译者而言,中国戏剧外译的形式可分为:本土译介、海外华人译介和外国译者译介三种形式。(1)中国本土译介形式,指以汉语为母语,具有较强双语基础能力,并了解异域文化的中国译者所进行的戏剧翻译。这些...[继续阅读]
自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最早于1733年由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成法文文本至今,中国戏剧的外译传播与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世纪至19世纪;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第三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第一阶段...[继续阅读]
有史以来,欧洲人就一直渴望了解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渴望了解中国独特的文明文化。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一些来华的外国商人就喜欢携带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回国。这些物品还一时被视为奢侈品,流行于欧洲的上流社...[继续阅读]
如果从1735年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第一个法译本在《中华帝国通志》刊发之时算起,法国对中国戏剧的译介和接受已经有长达28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6世纪,欧洲上层社会对中国戏剧文化就极为推崇。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这种兴趣...[继续阅读]
与法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早期英国对中国古典戏剧译介的热情并没有像法国那么高涨。自从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传入英国后,中国戏剧在英国的译介传播并未出现十分繁荣的景象。美国学者白之在《元明戏剧的翻译和嬗变:困难...[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在德国的发轫之初,其突出的表现是代表着元代戏剧创作最高水平的元杂剧深受德国民众的欢迎。中国戏剧作品在18世纪首次进入德语地区是以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标志的。1747年,杜赫德(DuHalde)的法文版《中华帝国通...[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第一次登上美国舞台是在1767年1月16日。当年由英国人亚瑟·墨菲改编的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在美国费城的索思沃克剧院(SouthwarkTheatre)上演,英文剧名为TheOrphanofChina:ATragedy。虽然墨菲所译的《中国孤儿》与纪君祥的原作相...[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