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居苏州刘献廷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先祖在明朝时为北京太医院太医,后来遂入籍顺天大兴。父矿,为名医,曾祖以上俱无考。清顺治五年(1648),刘献廷出生于北京,为家中次子[1],字君贤,因“慕庄子之为人”[2],自号继庄,卒于康熙三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寓居苏州刘献廷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先祖在明朝时为北京太医院太医,后来遂入籍顺天大兴。父矿,为名医,曾祖以上俱无考。清顺治五年(1648),刘献廷出生于北京,为家中次子[1],字君贤,因“慕庄子之为人”[2],自号继庄,卒于康熙三十...[继续阅读]
虽没有证据表明刘献廷参加过抗清斗争,但他一生不仕,喜好结交遗民子弟与隐士,敬佩抗清者的忠烈与无畏,表彰隐逸者的气节与豪侠,鄙视投清者的变节与钻营。对于明末抗清斗争中的死难者,刘献廷记述了在扬州死难的史可法,“道邻...[继续阅读]
历史就是这样吊诡,清初那些对清政府明显带有不合作倾向的士人却往往强调具有现实关怀的经世致用之学。刘献廷自言治学“眼光要放在极大处”[1],其学术视野非常开阔。他鄙薄科举名利,自称“余年二十三,孩提早问道。不愿取荣...[继续阅读]
明末清初,随着利玛窦等传教士的东来,在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士大夫翻译介绍西学书籍的影响和推动下,西学知识逐渐进入中国,士人对西学的了解也从此开始。没有资料表明刘献廷与传教士有过直接交往,其西学知识主要来自交...[继续阅读]
“古之人无论出处,莫不有友以为辅,同道相济,同志力相成,故观其友之盛衰,而其生平大可见。”[1]士人的交游经历与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源在不同阶段的交游经历,对其经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继续阅读]
1.推崇忠孝,以表彰节烈为己任王源不是遗民,但作为遗民子弟,深受父亲王世德、魏禧、梁以樟等师友的影响,因此有着明显的遗民情结。他非常推重“以死报国”的气节,“每读古杀身成仁事,辄发上指,摧裂肝腑”,沉痛郁迫之下,“慨然...[继续阅读]
1.子嗣不继的偶然因素康熙四十九年(1710),王源客死淮安,有一子名王兆符。种种迹象表明,王源在生前曾将王兆符托付给好友方苞,王兆符亦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学方苞。王源卒后,王兆符举家自天津迁至金坛,并再次至南京跟随方苞。...[继续阅读]
张烈(1622-1685)[1],字武承,一字庄持,顺天大兴人。据陆陇其《三鱼堂集》,其先世为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明嘉靖时先曾祖自浙江迁居大兴。自幼英敏,博闻强记,读书数行俱下。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由礼部侍郎...[继续阅读]
虽然清初理学的主流趋势是由王返朱,但当时主张兼取或者调和程朱、陆王之学的学者并不少见,而且很多都是士林名望,如黄宗羲、孙奇逢、李颙、汤斌等。张烈说:“本朝厘正文体,朱注复兴,讲者称周、程、张、朱,而仍与王、陆并列...[继续阅读]
张烈攻击王学的大胆程度,立即得到当时很多人的声援与称赞,死后入祀孔庙的陆陇其“引为同志,表章其书”,张伯行“力守其说”[1],同乡宛平人黄叔璥“亦每道其学术之纯”[2]。《王学质疑》完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二十四年(...[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