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恶,善恶都是后来才有的,原始的性则既非善亦非恶。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告子更以比喻解说道: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同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恶,善恶都是后来才有的,原始的性则既非善亦非恶。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告子更以比喻解说道: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同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继续阅读]
调和性善论与性恶论者,有两种学说:一谓性有善有恶,后来发展成性善恶混论;一谓有性善有性不善,后来发展成性三品论。性有善有恶之说,始于战国时的世硕。世子属于儒家,其书今不传,王充《论衡》中述其说云: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继续阅读]
北宋时,关于人性,又有一种新说,与以前的性论都大不同,即是性两元论:认为人性实有二,一是“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又仅称为“性”;一是“气质之性”,亦仅称为“气质”。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继续阅读]
与性密切相关的是心,心亦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极重要的观念。但中国哲学中关于性的议论甚为纷繁,关于心的议论却不甚多,争辩亦少。大部分的哲学家都认为心是能知能思之官,而为身之主宰。关于心性关系,则有数说不同。孔墨老都没...[继续阅读]
自来所有的性论,可依三种表准而加以总的区分。即“性同”与“性异”;“性一”与“性两”;“性可言善恶”与“性不可言善恶”。性同是人人之性相同,性异是人与人之性有异。除有性善有性不善说及性三品论外,余多主性同;性两...[继续阅读]
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人生理想论即是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人生理想论发生最早,创始于孔子。孔子及墨子的哲学之主要部分,便是人生理想论。他们既没有特殊的宇宙论,也没有特殊的...[继续阅读]
第一个提出人生理想的,是孔子。孔子以仁为人生理想。仁的观念,所涵甚广,而本旨甚约;境界极高,而平实简易:是一个宏大而切近的生活准则。一般都认为孔子不曾确切的说出仁的意谓,以为孔子弟子问仁,孔子所答,都是因材施教,随宜...[继续阅读]
墨子以兼爱为人类生活之最高准则。墨子哲学之出发点是利。墨子所谓利乃指人民之大利,而非一人之私利。墨子的一切主张,都以求天下人民之大利为基本。自孔子以仁为人生之道,仁亦成了一般人的最高理想。墨子亦说仁,但以利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