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分离分析植物油中甾醇组成,需要先从油脂中将甾醇分离出来。目前国际和国内较为通用的前处理方法是:先对油脂进行皂化、水解,然后以薄层色谱分离,最后进行烷基化,上机检测。该前处理过程较为繁琐...[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4.3.1 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分离分析植物油中甾醇组成,需要先从油脂中将甾醇分离出来。目前国际和国内较为通用的前处理方法是:先对油脂进行皂化、水解,然后以薄层色谱分离,最后进行烷基化,上机检测。该前处理过程较为繁琐...[继续阅读]
近年来,随着对植物甾醇的深入了解,它在油种鉴别或高档油掺伪中的作用广受关注。特别是在鉴定油脂掺伪时,仅依据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掺伪需求,而同时结合对甾醇等内源性微量成分的分析,可有效提...[继续阅读]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等,是一类具有D-α-生育酚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根据色满环上甲基取代基数目和位置的不同,维生素E 分为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8种化合物。维生素E是一种强有效的抗...[继续阅读]
近年来,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分析测定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溶剂稀释法、皂化法和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及色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分析方法。5.2.1 样品前处理目前,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最常用...[继续阅读]
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E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油。如在总含量方面,橄榄油和芝麻油中的生育酚含量明显低于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以及红花籽油,可为检测橄榄油和芝麻油掺伪提供依据;棕榈油和葡萄籽油中富含生育三烯...[继续阅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 14963—2011)对蜂蜜的定义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尽管蜂蜜按花源分类可多达20余种,但其中主要成分均为糖和水,葡萄糖和果糖含...[继续阅读]
1.2.1 水分、密度、粘度和流变性的测定蜂蜜中水分含量高,易发酵变质,影响蜂蜜货架期,因此天然蜂蜜要经浓缩降低水分含量后才进入市场销售。市售天然蜂蜜水分含量一般低于20%,而假蜂蜜,由于制假者想要获取最大利益,其中水分含...[继续阅读]
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法(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analysis,SCIRA)是7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现代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鉴别蜂蜜中是否掺有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HFCS),是目前为止蜂蜜掺假检测准确率较高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继续阅读]
根据糖浆生产原料不同,可将糖浆分为两大类:淀粉类糖浆和非淀粉类糖浆。淀粉类糖浆是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用淀粉酶进行酶解,使之成为葡萄糖,再将葡萄糖异构化,使之转化为果糖,得到浆的组成接近于蜂蜜的果葡糖浆或高果糖浆,将这...[继续阅读]
1.5.1 低聚糖的概念糖在广义上可分为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四大类:单糖就是由单个糖分子组成的糖,如葡萄糖、果糖。单糖是多羟基的醛、酮化合物。它们具有独立的糖结构,是不能再水解成更小单位的糖类化合物。单糖类化合...[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