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教育的三大支柱,可说是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私学教育。联结这三大支柱的即是教育行政制度。宋代以后,这三大支柱逐渐受到科举的侵扰,产生教育的“异化”现象,[1]时至清末,日趋僵化,在无力因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传统中国教育的三大支柱,可说是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私学教育。联结这三大支柱的即是教育行政制度。宋代以后,这三大支柱逐渐受到科举的侵扰,产生教育的“异化”现象,[1]时至清末,日趋僵化,在无力因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继续阅读]
清末传统教育在外力冲击与内力驱动下逐步更新——先是将西方器物、语言引入,有限度地拓宽传统教学的内涵;随着对西方教育认知的逐渐深化,继而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育制度。清末新式教育正是在此脉络下渐次展开。西方教育制...[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不单只是政府用以选拔人才的工具,也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建制。[1]从科举与教育的关系切入,不难觉察到科举的利、弊互生,即一方面消除旧门第,一方面形成朋党与新阶级;一方面...[继续阅读]
晚清中国教育改革,最初主要在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以便于阅读翻译西洋的书籍,其目的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此期主要受英、美、德、法等国的影响。[1]甲午战后,中国始知国力远逊于日本,学习的对象由欧洲各国转向日本,引发一...[继续阅读]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施行的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它一直沿用至清亡为止。“癸卯学制”略仿日本学制,分为纵、横两个系统,纵的系统即将全国学校教育划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六个等...[继续阅读]
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蔡元培就任第一任教育总长。教育部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改造封建思维的教育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共14条,规定:各类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初等小学堂可以男...[继续阅读]
(一) 义务教育的推行普及义务教育为清末民初的一项重要教育主张。《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7年,《奏定学堂章程》改为5年,并在《初等小学章程》中规定:“外国通例,初等小学学堂,全国人民均应入学,名为强迫教育。...[继续阅读]
(一) 教育行政不彰教育总长更迭频繁。民初政局混乱,教育行政的推动也屡遭顿挫,从1912年至1928年间,除兼署代理的22人次不算外,共换教育总长15人次,任期均短,其间有理想者仅有蔡元培、范源濂、汤化龙等寥寥数位。1916年以后,军阀干...[继续阅读]
军国民教育,为“文武合一,术德兼备”观念,欲借教育历程,培养国民具有军人知识、技能、习惯、态度、理想与情操,用以爱护民族,效忠国家;内抗专制,外御强敌,以求民族统一,国家独立之谓也。[1]衍生而来,是以身体为目标,注重卫生...[继续阅读]
实利主义教育的观念萌芽于清末,以发展国计民生,谋求国富民强为普通教育的主旨。传统儒生对农、工、商采较鄙视的态度,尽管司马迁曾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1]然一般士子仍受孔子“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