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描述的是人们初次见面时的亲近感,就像早已熟悉的老朋友一样。这种感觉往往基于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兴趣、价值观等。
引申意义:
成语的引申意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亲近感,不一定需要长时间的相处和了解,有时候初次见面就能产生。
比喻意义:
见如故也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投缘,就像早已熟悉的老朋友一样。这种比喻意义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和默契程度。
近义词:
一见倾心、一拍即合、一见如旧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初次见面就非常投缘或合得来。
反义词:
视同陌路、白头如新等,这些成语则表示即使相处很久也仍然陌生或没有共同语言。
辨析:
在使用一见如故时,需要注意与“一见钟情”进行辨析。一见如故强调的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亲近感,而一见钟情则强调的是初次见面就产生的爱情或强烈的好感。
文化内涵与智慧:
一见如故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人情味的特点。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和默契程度,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一见如故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注重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和兴趣,以建立更加紧密和持久的关系。此外,一见如故还蕴含着一种智慧,即善于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智慧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成语故事:
房玄龄是唐王朝的开国功臣。
房玄龄从小机警聪慧,博览群书,能写一手好文章,草书和行书也十分了得。他曾悄悄地告诉他父亲:“别看隋朝一统江山,太平无事,殊不知皇上无德无功,又重用奉承拍马之辈,滥杀无辜,百姓怨声载道;还随心所欲地废了皇太子。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其父吓得连连喝住:“畜生,不要瞎说!”
房玄龄十八岁中进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十分看重房玄龄,曾对人说:“我见过的人很多,但从未见到像房玄龄这样忠诚有才学的人才,他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
后来,汉王陈友谅反出隋朝,房玄龄受牵连,被贬上郡。
房玄龄听说举义旗、反隋朝、名声显赫的秦王李世民(后为唐太宗)巡行渭北,便策马赶来投奔,匆忙间竟拿着马鞭子上军门求见。
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也真投缘,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李世民当即授房玄龄府记室。
从此,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每次打了胜仗,将领们猎取的是金银财宝,而房玄龄却是为李世民收罗效力的人才。难怪李世民曾说:“汉代光武帝有了邓禹,使幕僚们相亲相爱;今我有房玄龄,就如同得到邓禹一样。”
公元627年,唐太宗即位,宣布房玄龄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功居第一,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宰相)。
后来,“一见如故”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