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韦编三绝
成语故事

韦编三绝11.jpg

成语解释:

        韦编三绝指的是多次翻阅书籍,以至于连接竹简的皮绳都断了三次。形容读书勤奋刻苦,学习十分用功。其中,“韦”指的是熟牛皮,“韦编”指的是用熟牛皮绳将竹简编联起来,“三”是一个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司马迁在描写孔子读《周易》时的勤奋情形时使用了这个成语。

成语来源:

        在古代的中国,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人们常常使用竹简来记录文字。竹简是由一片片竹片串联起来的,而这些竹片之间则是用皮绳(韦)连接。当人们频繁地翻阅这些竹简时,皮绳会因为磨损而断裂。孔子在读《周易》时,由于反复翻阅,导致皮绳断了三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来源。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不仅仅描述了孔子读书勤奋的情景,还引申出了对学问的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有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态度。

比喻意义:

        除了字面意义外,“韦编三绝”还常常被用来比喻对某一事物或学问的深入研究和反复思考,以至于达到了精通或极致的境地。

近义词:

        学富五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映雪读书、牛角挂书等,都表示读书刻苦。

反义词:

        一曝十寒、三心二意等,表示学习不专一、不刻苦。

成语辨析:

        “韦编三绝”与“悬梁刺股”虽然都形容学习刻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悬梁刺股”更侧重于描述学习时的自我鞭策和牺牲精神,而“韦编三绝”则更侧重于描述对学问的深入钻研和反复思考。

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今山东省)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和学术对后世影响极大。后来,崇奉他学说的人,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儒家。
        孔丘多才多艺,学问渊博。他认为自己的学问“非生而知之”,而是经过刻苦钻研得来的。他3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年轻守寡,不得不让孔丘干各种事养家糊口。他曾经当过牧童,看守过粮食,也当过给人家办丧事的吹鼓手。因此,他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只好通过自学来求得学问。
        孔丘17岁那年,母亲也死去了。在安葬母亲的时候,才找到了父亲的葬地,从而知道了自己是贵族的后代。此后,他到贵族领地上一边做事情,一边学习各种本领。
        30岁那年,孔丘创办了一所私学。从此,普通人家的子弟也有机会读书了。50岁时,他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宰;几年后,他成为大夫。55岁后,他到许多诸侯国去游历,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
        晚年时,孔丘对《易》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易》,是《周易》的简称,相传是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称为卦辞和爻辞,都是作为占卦用的。《传》,包括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这部著作通过八卦形式(即象征天、地、雷、风、雨、水、火、土、泽等八种自然现象),来推测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因此是一部内容相当广泛而又复杂的著作。
        《易》是用当时已经不多见的古文字写成的,非常难读,大多数人不敢问津。但是,孔丘对它极有兴趣,决心读通它。
        当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剖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用许许多多的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于是,他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孔子在熟读《易》的基础上,对其中《易传》部分解释八卦等的《彖》《系》《象》《说卦》《文言》等篇作了序,从而表明他对《易》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孔丘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故事,后人用“韦编三绝”来加以概括。“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勤奋好学。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学问和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于勤奋和持之以恒的推崇。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对于学问和知识要有深入钻研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表面。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