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原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后形容公而忘私,也比喻对亲人或某事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成语来源: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就这样,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趟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结婚刚四天,就告别妻子,赶去治水。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因为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所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引申意义:
为了国家、为了集体而忘却自我,永远把个人意志、个人利益放在从属的地位,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珍重、继承和发扬的。
比喻意义:
比喻对亲人或某事漠不关心,更为深入的含义为:乐忠于国家事业,舍小家顾大家。
近义词:
公而忘私
反义词:
假公济私
成语辨析:
和“公而忘私”都有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的意思。但指对亲人或某事漠不关心;而“公而忘私”指为了公事而忘记一切。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公私分明、以公为先的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如何治理洪水的传说,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人的道德寓言。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时,应该以公共利益为重,甚至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公共利益。这种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中古时代,洪水经常泛滥,冲毁房舍,淹没农田,灾情十分严重。部族首领尧非常着急,就派鲧去治水。
尧问鲧:“你有办法治水吗?”
鲧回答:“有啊,水来土掩,用泥土堆起十丈高的大坝,围住房屋和田地,一定可以挡住洪水。”
可是积土阻水的办法只能对付小的水灾,凶猛的大水滔滔而来的时候,大坝就被冲垮了。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
舜继位以后,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从父亲的失败中得到了启发,用土堵水行不通,那么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点,把水引导到足以泄洪的低处,让水流向大海,是否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
禹就呕心沥血地设想了疏导洪水的办法:根据地势,逐级逐段开挖沟渠,引水入河;疏通淤塞的河道,加快河水入海的速度。禹制定了可行的方案后,就把设想付诸实施了。
禹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治水工程中去。他亲自考察地形和河水流向,确定沟渠的适当方位,接着就组织并指挥施工。由于常年在野外奔波,禹的脚底长满了厚茧,小腿上的毛也磨光了,皮肤晒得黝黑;过度劳累使得禹日渐消瘦,他的辛苦实在不亚于奴隶。但是,禹为了治水,让天下人安居乐业,禹以苦为乐,一心扑在治水上。
禹忙于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直到三十岁还没有成家。涂山地方有一位姑娘,感激禹为涂山治好了洪水,爱慕禹心忧天下、公而忘私的品德,愿意与禹结为夫妻。禹这才有了家,但他为治水不能顾家。婚后才四天,禹就把妻子送到自己的老家安邑,让她与婆婆一起住,互相照顾。禹自己仍常年在外,继续干他的治水大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禹走遍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治水工程,为许多地方的百姓解除了水患之苦,可是他却没有一点时间回家看望老母和妻子。虽然有几次经过安邑,但是因为治水要紧,禹经过家门也没有进去,他不愿为自己耽误治水。甚至他的儿子启出生了,禹走过门口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也没有进去抱一抱儿子,他把治水看得高于一切。
禹这样兢兢业业,整整十三年过去了,治水终于成功,从此,洪水一来,大大小小的沟渠、河道很快就能把大水导向海洋。纵横交错的沟渠,又在农田灌溉中发挥了作用,大片良田五谷丰登,百姓们安居乐业,人们从心底里感谢禹这位大好人,大圣人。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传为千古美谈。
“三过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几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形容一心工作,公而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