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后汉书·曹褒传》:“夫宣父非能周才,异端则向,吾子买其一夔已足,讵以众寡为优劣乎?”
来源与故事:
相传在黄帝时代,东海有座山上出现了一只怪兽。它的形状像牛,头上无角,只有一只脚,眼眶闪闪发光。它常常发出“夔夔”的叫声,因此人们称它做夔。夔是一种恶兽,凶狠异常,它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暴风和洪水的来临,因此人们都厌恶它。后来,这只怪兽被黄帝制服了,黄帝便用它的皮制成一面大鼓,鼓声能传到五百里之外,用来威震天下、驱赶邪魔。但人们仍然记挂着夔的恶行,因此这面鼓虽然声音宏大,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听它。到了舜帝统治的时期,有个叫夔的乐官,他非常有音乐才华,为了改变人们对鼓声的印象,他重新创作了歌曲,配合着鼓声一起表演。夔创作的歌曲优美动听,节奏明快,配合鼓声更是悦耳动听,人们纷纷被吸引过来聆听。舜帝非常欣赏夔的才华,认为有一个像夔这样的人才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去寻找其他的乐官。他说:“一夔已足。”意思是说,有一个夔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多。
引申意义:
这个故事所引申出的成语“一夔已足”,用来比喻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和珍视。
比喻意义:
“一夔已足”的比喻意义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任务中,只需要一个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就可以胜任,不需要再寻找其他人。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质量而非数量,要善于发现和使用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近义词:
“一夔已足”的近义词包括“一人足矣”、“一个顶俩”等,都表示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胜任或满足需要。
反义词:
“一夔已足”的反义词可以是“多多益善”,表示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需要的人越多越好。
辨析:
“一夔已足”和“多多益善”是两个相对立的成语。前者强调人才的质量和个体的重要性,后者则强调人才的数量和集体的力量。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成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化内涵与智慧:
“一夔已足”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包括:1. 尊重人才: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人才的尊重和珍视,认为真正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2. 注重质量: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要善于发现和使用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3. 个体价值:这个成语也强调了个体的价值和重要性,认为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任务中,只需要一个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就可以胜任。总之,“一夔已足”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对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成语故事:
传说上古时代,黄帝在位的时候,在东海的流波山出现了一只形状像牛但头上却没有角,浑身青色,只有一只脚,但却能行走如飞的怪兽。它的两只眼睛炯炯发亮,白天像太阳,晚上像月亮,叫起来声音比打雷还响。人们把这只怪兽称为夔。
当时,当地的诸侯派出许多勇士上山捕获了这只夔,并把它献给黄帝。黄帝觉得这样的猛兽很难驯养,就把它杀了,剥了它的皮,做成一面大鼓。据说这只鼓敲打的时候,声音可以传到五百里外。
到了尧的时候,民间出了一位名字也叫夔的著名乐师。他精通音律,只要他一敲打磬(古代一种玉制乐器),百兽就会翩然起舞。后来,舜继位做了天子,大臣重黎就向舜推荐夔做了乐正。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乐章,令舜十分满意。
舜决定派夔去各诸侯国传播这些乐曲,重黎担心夔一个人人手不够,想再去物色几个乐师帮他。可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夔奉命出访各地,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舜非常满意,封他为夔国(今湖北秭归)诸侯,以表彰他的功绩。
公元前643年,楚成王出兵消灭了夔国。但夔作为历史上一位著名乐师,他的名字仍然在中原广大地区长期地流传着,并带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春秋后期的鲁国,许多人都把夔和怪兽夔混为一谈。鲁哀公还特地问孔子说:“我听说从前有一位乐正夔只长着一只脚,这是真的吗?”
孔子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说:“一只脚的夔是指黄帝时代东海流波山上的怪兽。您说的夔是个人,怎么可能只有一只脚呢?从前舜说过:‘夔者一而足’的话,是说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而并不是说他只有一只脚!”
鲁哀公听了孔子的一番话,这才恍然大悟,由衷钦佩孔子的博学多才。
后来,人们就用“一夔已足”这个成语,表示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