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处:
《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来源与故事:
三国时期,有个穷苦的读书人,他非常好学,经常读书到深夜,但因为家里实在太穷,经常买不起灯油,所以一到晚上他就无法继续读书,这令他非常苦恼。有一天,他忽然看到一本书上写着,螳螂在捕蝉之前,会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等待蝉靠近后再一跃而起,将蝉捕获。而那片树叶,因为被螳螂用来遮身,所以会具有隐身的功效。只要人得到了那片树叶,就可以隐身,别人都看不到他。这个读书人信以为真,于是每天到树林里去找那片具有隐身功效的树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好几天的寻找,他终于看到一只螳螂躲在树叶下准备捕蝉。他连忙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摘下那片树叶,然后拿回家去。到了家,他举着那片树叶,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却怎么也看不到自己。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我终于可以隐身了,别人再也看不到我了!”他拿着树叶跑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的眼睛,当着别人的面偷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当场抓住,送到了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实地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县官听了大笑不止,释放了他,并没有治他的罪。
引申意义:
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成语“一叶障目”,用来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本质。
比喻意义:
比喻某人或某事物被一点小小的障碍或表面现象所遮蔽,导致无法看到更大的真相或全局。
近义词:
以偏概全、以管窥天、坐井观天。
反义词: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一目了然。
辨析:
“一叶障目”与“以偏概全”都表示中立或者贬义,都表示看问题不全面。但“一叶障目”更强调被小事物所迷惑,而“以偏概全”则更强调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智慧。它告诫人们不要被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所迷惑,要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格物致知”思想的一个体现,即要通过深入观察和研究事物,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成语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书生,生活十分贫困潦倒。他和妻子成年吃不饱,穿不暖,十分可怜。
一天,书生在念书时,偶然从一本书上读到:“如果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身的那片树叶,就可以把自己的形体隐蔽起,成为隐身人,不让别人看见。”
书生信以为真,天天在树下等候机会。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叶子后面,对一只知了虎视眈眈,不由大喜过望,连忙把那片叶子摘了下来。不料叶子落地后,跟地上其他的落叶混在一起,分辨不出来,他就扫了几斗落叶,带回家中。
到了家中,书生拿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每遮一片,就问他的妻子道:“你看得见我吗?”
他的妻子以为他无聊,就总回答:“看得见,当然看得见。”
书生就这样问了他的妻子一天,他的妻子最后实在厌烦透了,就随口哄骗了他一句:“看不见。”
书生大喜过望,他苦苦寻找了一天,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就带着叶子跑上街去。
到了街上,他见有人卖水果,就想要偷一个。于是,他拿起那片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伸手去拿。结果,摊主见他光天化日竟敢偷东西,十分气愤,把他当场抓住,用绳子绑起来,送到县衙去。
县官对书生进行审问,问他:“你为什么要偷别人的东西呢?”
书生满脸通红,嗫嚅着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请求县官饶恕。
县官听了哈哈大笑,当即释放了书生,也不给他任何惩罚。
后来,人们就用“一叶障目”这个成语,来比喻目光为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