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一丘之貉
成语故事

一丘之貉11.jpg

解释:

        同一个山丘上的貉。原指同为一类,后引申为都是一路货色或同一类丑恶的人或事物。用于贬义,形容都是一样坏的人或事物。

出处:

        这个成语源于古书《汉书·杨恽传》。在古文中,原文是:“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这段文字批评了秦朝只信任小臣、杀害忠良的做法,并指出这种做法与古今的某些情况相似,都是不利的。

来源与引申意义:

        1. 来源:“一丘之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丘”指土山,“貉”是一种像狐狸的野兽。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同一个山丘上的貉,实际上彼此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同一种东西。2. 引申意义:后来人们用“一丘之貉”来比喻那些都是同一类(性质)的人,没有什么差别。多含贬义,用来形容坏人彼此相同,有时也用来表示都是一样的人或事物,但不一定是坏人。

比喻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一丘之貉”常用来比喻同样卑劣或同样恶劣的人或事物,强调其共性或相似性。

近义词:

        狐朋狗友、狼狈为奸、一路货色等,都表示同类或相似性质的贬义词汇。

反义词:

        泾渭分明、天壤之别、大相径庭等,表示差异或对比鲜明的词汇。

辨析:

    在使用“一丘之貉”时,需要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在褒义或中性语境中使用。同时,要注意与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确保用词准确。

文化内涵与智慧:

1. 文化内涵:“一丘之貉”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同类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强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人或事物往往会聚集在一起。而“一丘之貉”则是对这种现象的贬义评价,暗示这些人或事物都是不好的或有害的。2. 智慧: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在看待事物时要保持客观和全面的态度,不要因为某些人或事物具有相似性就轻易地下结论或做出评价。同时,也要警惕与不良的人或事物为伍,以免受到其负面影响。

一丘之貉1.jpg

成语故事:

        西汉的时候,丞相杨敞是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他的儿子杨恽自幼聪颖好学,而且交游很广泛。后来,杨恽踏上仕途,起初被封为郎官、骑郎,常常在宫中处理事务。由于他办事一丝不苟,因而得到皇上的赞赏,被加封为左曹,负责处理百官上书。
        公元前66年,大司马霍禹、冠阳侯霍云、乐平侯霍山等人由于失去汉宣帝对他们的信任,意图谋反。杨恽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并通过侍中金安上报皇帝。霍氏的叛乱被扼杀在摇篮里,杨恽也因此被封为平通侯。
        当时在宫中做事的郎官很多,有些人比较富裕,为了谋取好差事,经常贿赂主管的官员,结果导致内廷舞弊成风。杨恽知道后,大为不满,进行了整治:有才能的就向上推荐,没才能的再有钱也一律免退。而他自己却非常廉洁,不收不义之财,连父母的遗产也分给了同族的兄弟。
        但是,杨恽自恃才高八斗,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说话毫不避讳,又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因而得罪了不少人。
        一次,高昌侯董忠的车马受惊冲入北掖门。杨恽知道后,就说:“以前曾有车冲到殿前,结果把门撞断了,马也死了,而不久以后昭帝就去世了。如今又发生这种事,该不会是历史要重演了吧?”
        又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单于暴虐无道,被手下所逼,只好自杀,就对人说:“昏君无道,必然灭亡。当初的秦朝如果能任人唯贤,到现在肯定还繁荣昌盛。古今的事情,其实是一丘之貉啊!”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这种话是不能说的,幸亏无人揭发,杨恽才平安无事。
        公元前55年,宣帝的亲信长乐突然被传讯,怀疑是杨恽告发他,就把杨恽以前说过的犯禁的话告诉宣帝。宣帝闻听,不由龙颜大怒,但考虑到杨恽以前的功绩,不忍加诛,只把他削官为民。
        杨恽罢官回家后,认为自己的言行并没有错。于是,他广置田地,交了许多宾客,借以消磨时日。友人孙会宗劝他应该闭门思过,否则将会招来祸患。
        杨恽满肚子的怨气正没有地方发泄,听了孙会宗的话,当即写了一封信给孙会宗,信中流露出对朝廷的极度不满。不久,有人向朝廷告发,并查出了这封信。宣帝非常恼火,下令把杨恽处死了。
        后来,人们就用“一丘之貉”这个成语,来比喻同属一路货色。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