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一身是胆
成语故事

一身是胆11.jpg

成语解释:

        一身是胆,意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人极其英勇无畏,胆大如斗。

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故事。当时,刘备的军队在汉水与曹军对峙,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成功救出黄忠,并随后在营中设下空城计,大败曹军。刘备事后到赵云的营地视察,称赞赵云“一身都是胆”。由此,这个成语引申为形容某人非常勇敢,无所畏惧。

比喻意义:

        除了字面意义上的胆大,这个成语还常用来比喻某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勇敢,不退缩、不畏惧,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近义词:

        胆大如斗、浑身是胆、无所畏惧、勇猛果敢等,都表示中立或者褒义,形容人非常勇敢。

反义词:

        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等,则表示贬义,形容人胆小怕事,缺乏勇气。

辨析:

        “一身是胆”与“浑身是胆”意义相近,但“一身是胆”更多强调的是个体的英勇无畏,而“浑身是胆”则可能还包含有团队或集体中的每个人都非常勇敢的含义。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勇敢、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在中国文化中,勇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它代表着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英勇,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前。通过赞美“一身是胆”的英雄,中国文化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勇气和决心,不屈服于逆境,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一身是胆1.jpg

成语故事:

        却说老将黄忠斩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使曹操失去一员良将。因此,曹操恨透了黄忠,亲自率领20万大军,来定军山替夏侯渊报仇。
        诸葛亮在大帐中说,假如能烧掉曹军的粮草,夺取曹军的军备,就能挫伤曹军的锐气。黄忠挺身愿往,诸葛亮应允,并派赵云接应。
        当夜,黄忠带副将张著领兵偷偷渡过汉水,正准备上前放火烧曹军的粮草,却被曹将张郃、徐晃团团围住,不能脱身。
        赵云在军中左等右等不见黄忠等回来,急忙披挂上阵,连刺两名拦路的曹将,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手中银枪,如梨花飞舞,似瑞雪纷纷,惊得张郃、徐晃不敢迎战,仓皇逃走。曹操站在高处观战,得知这位猛将就是当年在长坂坡大显神威的常山赵子龙时,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并急急传令:“所到之处,不许轻敌。”
        赵云在敌阵中所向无前,救出黄忠,又救出张著,杀回本寨。部将张翼望见后面尘土飞扬,知道曹兵追来,就向赵云建议说:“将军,追兵渐近,是否可以命令军士关上寨门,上城楼防护?”
        赵云一声断喝:“不要关寨门!你怎么忘掉了,我当年在长坂之时,单枪匹马,视83万曹兵如草芥。现在我们有兵有将的,你还怕什么呢?”
        赵云叫弓箭手埋伏在寨外的战壕里;命营中放倒军旗,停敲战鼓;自己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
        再说张郃、徐晃领兵追至蜀寨,见此情形,不敢贸然前进。曹操随后赶到,督军向前。赵云全不看在眼里,连动都不动。曹兵惊怕万分,翻身就往回跑。赵云把枪一招,壕中万弩齐发。当时天色昏黑,曹军听到四面喊杀之声大起,正不知蜀兵有多少。曹操拨转马头便逃,曹军大乱,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河边,落水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占领了曹军的营寨,黄忠夺取了粮草和汉水,缴获军械无数。
        事后,刘备察看了山前山后的险峻小路,想象当时赵云奋不顾身的情景,高兴地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后来,“一身是胆”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胆量极大。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