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的故事。当时,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是需要经过虞国。晋献公担心虞国不会借道给他,于是他就采用了大夫荀息的建议,把屈产的名马和垂棘的宝玉送给虞君,请求借道。虞国的大夫宫之奇看出这是晋国的阴谋,于是力劝虞君不要借道,但虞君贪图名马和宝玉,还是答应了晋国的请求。最后,晋国在灭了虢国之后,回师途中顺便把虞国也灭掉了。在这个故事中,宫之奇在劝阻虞君时,曾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意思是说,一个国家里有三个君主(指虞君、晋君和虢君),我到底该听谁的呢?后来,人们就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一国三公”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个国家或一个集体中事权不统一,领导意见不一致,使人无所适从。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领导层内部意见分歧,事权不统一,导致下属不知道该听谁的指示,无所适从。它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缺乏统一的管理和领导。
近义词:
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群龙无首
反义词:
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一呼百应
辨析:
“一国三公”与“政出多门”都表示中立或者保持中立,不参与或者不明确表态。但是,“一国三公”更强调事权的不统一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而“政出多门”则更强调政策或命令的来源多样性和复杂性。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统一领导和事权的重要性。一个集体或国家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事权划分,这样才能避免混乱和无序,使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2. 提醒人们要有主见和判断力。在面对多个领导或多种意见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别人或无所适从。3. 警示人们不要贪图小利而失去大局。虞君因为贪图名马和宝玉而借道给晋国,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这告诉我们,在做出决策时,一定要从大局出发,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否则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成语故事:
春秋初年,晋献公攻克了骊戎(古族,是古戎人的一支,在今陕西临潼一带),夺得美女骊姬,带回都城,立为夫人。骊姬年轻貌美,又善于投献公所好,把晋献公迷得晕头转向,竟然想废除立了多年的太子申生,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
骊姬知道申生是献公已故夫人齐姜所生,其太子身份早已为全国上下承认,她虽一心想让奚齐当太子,但怕群臣不服,就故作姿态,劝献公顾全大局,不要另行废立。献公以为骊姬是出于真诚,不由大大赞扬她的贤德。其实骊姬还担心申生的两个异母兄长重耳和夷吾,他们虽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骊姬拉拢最得献公信任的宠臣梁五和东关五,认为第一步先要把申生兄弟三人调离献公身边,疏远他们父子的感情。于是,梁五和东关五向献公进言道:“曲沃是先帝宗庙所在,而蒲、屈两邑乃边防要塞。如果让太子坐镇曲沃,重耳和夷吾分管蒲、屈,主公居中指挥,定可安如磐石。”
两人说得天花乱坠,不由献公不信,终于把申生兄弟三人调离身边,只留下奚齐。
大司空士奉命监筑蒲、屈二城。他已猜出骊姬有夺嫡之谋,献公已萌生改立奚齐为太子之心,就胡乱凑了些木材,草草收工。夷吾见了,大为不满,到献公面前告状,献公不得不装模作样把士斥责了一顿。
士知道用不了多久,国内必定大乱,也就不说什么了。回到府中,他感慨万分,赋诗道:“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这首诗的意思是:这个国家贵人太多,好像有三个头儿,你要这样,他要那样,叫我听谁的好?
果然,晋国事权不统一,终于演变成一场大乱。骊姬阴谋得逞,谗杀了太子申生,并迫使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排除了异己,骊姬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做了太子。
可是好景不长,献公死后,奚齐继位,结果被大臣里克所杀,年仅11岁。后来,骊姬也被逼跳河自杀,晋国从此一蹶不振。
重耳逃亡到翟国后,在那儿呆了19年,最后借秦穆公之力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他励精图治,终于使晋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来,人们就用“一国三公”这个成语,来比喻事权不统一,令人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