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中,刘邦在秦朝灭亡后,与项羽争夺天下。在某次关键时刻,他询问群臣为何他能得天下,而项羽失之。在回答中,有人提到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则不然。原文中的“壹败涂地”是形容如果用人不当,将会导致彻底的失败。后来,“壹败涂地”简化为“一败涂地”,并广泛用来形容任何彻底失败的情况。
比喻意义:
“一败涂地”通常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失败地步,强调失败的彻底性和无法挽回性。它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战争、竞争等场合的失败,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生活、事业等方面的失败。
近义词:
溃不成军:形容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也比喻完全失败,无法收拾。- 土崩瓦解:形容事物、组织等迅速崩溃,无法维持。
反义词:
旗开得胜:形容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大获全胜:形容取得完全的胜利。
辨析:
“一败涂地”与“溃不成军”都形容失败得很惨,但“一败涂地”语义更重,强调失败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而“溃不成军”则更多用来形容军队被打散的情景。与“土崩瓦解”相比,“一败涂地”更侧重于结果,即失败的彻底性,而“土崩瓦解”则更侧重于过程,即事物的迅速崩溃。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失败的深刻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失败往往被视为一种教训和警示,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重蹈覆辙。同时,“一败涂地”也强调了失败的彻底性和无法挽回性,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走向无法挽回的失败境地。这种对于失败的深刻认识和警示,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谨慎。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今属江苏)人,早年曾担任泗水亭长的小官职。
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服劳役。没想到刚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农民就逃走了好几个。刘邦知道事情如果发展下去,不到骊山,农民就全都逃光了,自己也将无法交差,就索性把所有的农民都放走了。农民们很感动,有几个不走的,就和刘邦在芒山、砀山一带活动,准备起义。很快,刘邦手下就聚集了几百人。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残暴的专制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沛县的县令见陈胜、吴广声势浩大,东南各郡也纷纷响应,就打算向陈胜投降。
这时,刘邦的好友、沛县县吏萧何、曹参向县令推荐刘邦,建议请他回来协助。县令便派人去请。刘邦欣然答应。
可是,当刘邦带领人马到达城下时,县令却中途反悔,而且想杀掉萧何、曹参。万不得已,萧何和曹参只得连夜逃出城外投奔刘邦。刘邦见县令出尔反尔,不由十分愤怒,就写了一封信射到城上,号召城里的百姓起来杀死县令。
城里的百姓早就不堪忍受县令的苛政,看到刘邦的信后,立刻响应。他们杀死了县令,夹道欢迎刘邦的队伍进城。
进城后,沛县的父老一致推选刘邦为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形势一片混乱,如果对县令的人选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地,你们还是另外推选比我更有才干的人吧!”但是,萧何、曹参都一致拥戴他。刘邦在大家的帮助下,聚集了几千人马,在沛县正式宣布起义,举起了反秦的大旗。
后来,人们就用“一败涂地”这个成语,来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