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做一件事得到两个方面的好处。
出处:
这个成语源于《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原文中描述的是通过一种措施,同时达到了安慰和宽慰两个目的。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化为泛指一种行为同时带来两种好处的情况。
引申意义:
1. 效率高:指一个行动或决策能够同时解决多个问题或达到多个目标,显示出高效性。2. 智慧体现:在复杂情境下找到能够同时满足多个需求的解决方案,是智慧的体现。
比喻意义:
就像一次射击同时击中两只鸟一样,一举两得比喻做一件事情同时获得两方面的好处,强调事半功倍、效率极高。
近义词:
一箭双雕、事半功倍。都表示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或者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反义词:
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表示效率低下或者得到的补偿不如付出的代价。
辨析:
1. “一举两得”与“一箭双雕”都表示做一件事得到两种好处,但“一举两得”语义更重,强调同时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好处;而“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但两个目的往往相似或相关联。2. “一举两得”与“事半功倍”都表示效率高,但侧重点不同。“一举两得”侧重于强调同时得到两种好处,“事半功倍”则侧重于用较少的努力得到较多的效果。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效率和智慧的重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能够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达到最大的效益,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举两得”鼓励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任务时,寻找能够同时满足多个目标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加高效、智慧地生活和工作。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
成语故事:
这是一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事情。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两天,把周围的群山打扮得粉装玉琢。雪终于停了,天还是阴沉沉的。
鲁国的卞邑大夫卞庄子和邻居馆竖子领了一帮子庄客,拿着刀剑棍棒之类上山来了。前些时候,老虎在山里出没,竟伤了几条人命。他们打虎来了。他们翻了一座又一座山,终于来到老虎出没的地方。
突然,几声短促的虎啸,震动了山林。
在前面不远的开阔山坳里,一大一小两只吊睛白额老虎怒目相向,一副决斗的架势。旁边横卧着一条牛,一动也不动,很显然,不是死了,就是动弹不得了。
卞庄子拔刀在手,就要往前冲。馆竖子急忙制止。
“为什么?”卞庄子有些不解。
“大夫请看,”馆竖子说得不紧不慢,“眼下两只老虎都是凶狠的孽障,为了争吃一条牛,势必发生争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很可能大老虎受伤小老虎死。到时候,我们只要打死一只老虎,就能一举两得!”
卞庄子不住地点头,绽开了笑容。
说时迟那时快,两只老虎果然打起来了。你扑我剪、你踢我咬的,只一袋烟工夫,小老虎死了,大老虎也受了重伤,躺在地上直喘粗气。
卞庄子带了人冲下山坳,三下两下就把大老虎也打死了。
卞庄子叫庄客们抬着两只死老虎,高高兴兴地打“轿”回府了。
太阳出来了,霞光笼住了整个山峰,红妆素裹的,分外妖娆。
后来,“一举两得”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