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一傅众咻
成语故事

一傅众咻11.jpg

解释:

        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出处:

        先秦时期,孟子(孟轲)从他的“性善论”出发,认为要获得正确的知识,必须“使先王之教,复结于人心,然后人得而见之”。而要建立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中说:“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地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意思是楚国人想学齐语,有个齐国人教他,但周围环境中有许多楚国人在干扰,即使你每天鞭打他,强逼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临淄庄岳之间生活几年,那么你每天鞭打他,强逼他讲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一傅众咻”即由这个故事浓缩而来。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要想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应该选择有利的环境。后多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在吵杂的环境中,就算是有人教,但因为周围吵杂的氛围,想学的东西也学不好。

比喻意义:

        比喻学习或做事时受扰,不能有所成就。或比喻一个人教而众人乱吵,难有好的成效。也用来表示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

近义词:

        众口交詈、一哄而起。

反义词:

        一教就会。

辨析:

        “一傅众咻”和“众口交詈”都表示有许多人乱说话。但是,“一傅众咻”表示有许多人乱说话,以致教的人无法把要教的教好;而“众口交詈”则只表示许多人乱说话而已,没有教的人无法把要教的教好的意思。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于学习环境的重视,以及对于教育方法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要想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选择一个有利的环境,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教育他人时,要注意方法的得当,不能一味地强制或惩罚,而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这种教育思想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语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名叫孟子。他毕生都致力于宣扬“仁政”“王道”。人们都说他是圣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称他为“亚圣”。
        这一年,宋国的国君声称要施行仁政。孟子听说后,就不辞辛劳,来到了宋国国都彭城(今徐州)。但过了一阵子,孟子看出宋王偃并没有什么作为,身边贤臣很少,平庸之辈很多,不由大感失望,准备去别国游历。
        宋王偃听说孟子要走,忙命大臣戴不胜去挽留他。戴不胜对孟子说:“我有个名叫薛居州的朋友,是个出了名的好人,我想把他引荐给国君,让他去影响国君。您看这样做宋国是不是很有前途?”
        孟子想了想,笑着给戴不胜讲了个故事:
        楚国有个大夫,一心希望他的儿子讲齐国话,为此特地去请了一个齐国人来当教师。但他的儿子却怎么也学不会讲齐国话。楚大夫很生气,不分青红皂白,天天用鞭子抽打他儿子,逼他讲齐国话,他儿子吃足了苦头,却还是不行。
        后来,楚大夫才明白,儿子虽然有个齐国人在教着,但周围有许多楚国人在打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学的是齐国话,但在日常生活接触的都是楚人,使用的都是楚语,那怎么可能学得好齐国话呢?
        于是,他干脆请那位齐国人带他的儿子回齐国去住了几年。终于,他的儿子学得一口流利的齐国话。
讲完这个故事,孟子对戴不胜说:
        “你说薛居州是好人,要他去影响国君。但如果原先国君身边的人都是好人,那又有谁能使国君干坏事呢?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原先在国君身边的人都不是好人,那么即使有薛居州这位大好人也无济于事。国君怎么会不干出坏事来呢?”
        孟子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看清了“一傅众咻”不会有所成就的必然性,婉言谢绝了戴不胜的挽留,离宋而去。
        后来,人们就用“一傅众咻”这个成语,来指不能有所成就,也表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