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一意孤行
成语故事

一意孤行11.jpg

解释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描述的是汉朝时期酷吏赵禹的为人。赵禹为人清廉、刚正不阿,面对公卿的拜访他从不回访答谢,目的是断绝与知心朋友和宾客的往来,不受他们的影响,只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后来,“一意孤行”这个成语就从这里引申出来,用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只顾自己坚持的行事方式。

比喻意义:

        通常用来比喻某人固执、不听劝告,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考虑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近义词:

        固执己见:形容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

        独断专行:形容一个人独自决断并强行实施,不容他人参与意见。

反义词:

        从善如流:形容人乐于接受正确的意见或建议,像流水一样顺畅自然。

        群策群力:指大家共同出主意,一起努力做事。

辨析:

        “一意孤行”与“独断专行”都表示一个人独自做决定,不听取他人意见。但“一意孤行”更侧重于强调个人的固执和坚持,而“独断专行”则更强调决断和执行的权力性。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与“执”的辩证思考。在强调和谐、共商的社会环境中,“一意孤行”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行为模式,因为它可能导致与他人的隔阂和冲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也是必要的,但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个人的坚持与集体的和谐。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坚持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有个名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他们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作客赴宴,但赵禹从来不作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员,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订得太苛刻了。
        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带来的重礼退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而对他有什么看法吗?
        赵禹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后来,“一意孤行”这一成语,用来形容顽固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不采纳他人的意见。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