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八仙过海
成语故事

八仙过海11.jpg

一、解释

        “八仙过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成语。字面上,它描述的是八位神仙(即八仙)各自以独特的方式渡过大海的情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或技能,用各自独特的方法来达到共同的目标。

二、出处与来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特别是与“八仙”这一群体有关的故事中。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分别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关于他们过海的传说,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在这个故事中,八仙受邀参加蓬莱仙岛的盛会,回程时他们决定不乘船,而是各自运用自己的神通渡过大海。

三、引申意义与比喻意义

        “八仙过海”的引申意义是指每个人在面对任务或挑战时,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敢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或方法。比喻意义上,“八仙过海”常用来形容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都能各显神通,共同完成任务。它也用来比喻在某一领域中,各种方法和技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应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各显神通、各展所长、各尽其能等,都表示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或能力。

        反义词: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等,表示方法或结果都相同,缺乏个性和创新。

五、辨析

        “八仙过海”与“各显神通”意思相近,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八仙过海”更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方式,而“各显神通”则更强调结果的神奇和超乎寻常。

六、文化内涵与智慧

        “八仙过海”这个成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首先,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神仙和神通的向往和想象,反映了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好奇和敬畏。其次,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或方法。最后,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差异和特长,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优点。总之,“八仙过海”是一个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鼓励人们要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差异和特长。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八仙过海.jpg

七、成语故事

        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这七男一女,都是本领高强的神仙。一日,他们结伴同行,应西王母的邀请,去瑶池赴蟠桃盛会。哪知行至半途,被东海大洋所隔,只见巨浪滔天,波涛汹涌,挡住了去路。
此时,吕洞宾提议:“各位同道,前面大海挡路,行路艰难,我们各人都拿出一样法宝,丢入海中,方能平安抵达彼岸。”
        “吕兄言之有理!”诸位神仙一致赞同。
        “看我的本领!”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蓬首垢面、坦腹跛足的铁拐李。他的法宝是一根铁拐杖。铁拐杖丢入海中,顷刻化作一叶龙舟,铁拐李站立其上,杖如快艇,很快就过了东海。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族侄韩湘子也是神通广大,曾经在初冬时节命令牡丹花花开多种颜色。他紧随铁拐李之后,抛出了花篮。说也奇怪,那花篮在海中滴水不漏,平稳如巨轮,韩湘子坐于其中也到达了彼岸。
        其余神仙也都不甘示弱,个个抛出了自己的法宝。吕洞宾的法宝是箫,吕洞宾骑在箫上,犹如骑在一匹骏马之上;蓝采和的法宝是拍板,汉钟离的法宝是鼓,曹国舅的法宝是玉版,何仙姑的法宝是竹罩,一个个也都神采飞扬地渡过了东海。最奇的是张果老,这位曾被唐玄宗赐号“通玄先生”的五百岁高龄的老神仙,不慌不忙地从巾箱之中取出一只纸驴,说声“变”,变成一只可爱的小白驴,张果老倒骑于驴背之上,浩淼的东海霎时就通过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成语即由此而来。它比喻各人都有一套本领或办法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