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人给家足
成语故事

人给家足11.jpg

解释: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强调人民的生活富裕,家庭充足。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者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特别是《史记》这样的经典史书。在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常常受到统治者和学者的关注。当描述一个时代或地区的繁荣景象时,往往会用到此类成语来表示人民生活的富裕和安定。

引申意义:

        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这个成语还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和昌盛。它不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富裕,还隐含着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意味。

比喻意义:

        比喻一个家庭或团体内部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成员的需求,也用来比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近义词:

        人寿年丰:形容人民生活安乐,社会太平。 家给人足:家家生活富裕,人人都有充足的资源。

反义词:

         民不聊生: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形容社会经济极端困顿。 家破人亡:家庭破败,人口死亡或离散,形容极其悲惨的境遇。

辨析:

        “人给家足”与“家给人足”意思相近,都表示家庭富裕、人民满足。但在使用上,“人给家足”更侧重于强调每个人的富裕和满足,而“家给人足”则更侧重于家庭的富裕和整个社会的安定。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理想追求。它强调了通过节约和勤劳来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富裕,进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持家”、“治国安民”等理念相契合,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人给家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这个成语也鼓励我们继承和发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富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名叫墨子,他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相传,他原来生在宋国,后来到鲁国长期定居。
        墨子原先是学习儒术的,后来对儒家繁琐的“礼”感到厌恶,就自立门派,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家学派的人,出身都不是贵族,大多是平民小生产者。他们的生活很简朴,住在低矮的土屋中,屋顶上铺的是没有修剪过的茅草;吃的是粗茶淡饭,用豆叶子做汤,用泥土碗盛饭,用瓦器盛汤。夏天,他们身上穿的是粗麻衣,冬天的时候,只好用鹿皮作短袄。家里的人死了,他们只用三寸厚的桐木板做个很简陋的棺材,葬礼也很简单,绝不铺张浪费。
        他们的做法都是墨子“节用”“节葬”等主张的具体实践,是对当权贵族奢侈浪费的豪华生活的抗议。
        在政治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认为人们应该互敬互爱,没有亲疏贵贱之分。这些都体现了当时人民的意愿。
        墨子还十分重视社会生产,他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身体力行,教育弟子们参加劳动。他说自己也是“贱人”,曾做过造车的工匠。
        墨子去世后200多年,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名著《史记》中给予墨家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墨子“强本节用”的观点特别值得提倡。“强本节用”就是加强农业生产,节省开支花费,这是实现“人给家足”的办法。所谓“人给家足”,就是人人温饱、家家富足。
        司马迁认为“人给家足”正是墨子胜过别人的地方,虽然当时诸子百家各执一词,各有所长,但墨家的这一观点谁也不能否定。
        后来,人们就用“人给家足”这个成语,来指人人温饱,家家富裕。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