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三寸之舌
成语故事

三寸之舌11.jpg

成语解释:

        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辩,口才出众。三寸,在这里并不是确指舌头的长度,而是用来形容舌头虽小,但作用巨大,能够翻云覆雨,左右局势。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以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借得东吴的兵马、商鞅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赢得秦国君主的信任、苏秦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最终促成六国联盟等。

来源与引申意义:

        来源:古代文献中经常以“三寸”来象征性地表示小,而“不烂”则强调其坚韧、有力。结合起来,“三寸不烂之舌”就是指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舌头,但其能力却非常强大,能够影响大局。

         引申意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用言语说服他人,改变局势的人。他们的言辞犀利、有力,能够打动人心,甚至能够扭转乾坤。

比喻意义:

        比喻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近义词:

        伶牙俐齿: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能言善辩:指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反义词:

        笨嘴拙舌:形容人不善言辞,口才不好。哑口无言:形容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成语辨析:

        “三寸之舌”与“伶牙俐齿”都用来形容人口才好,但“三寸之舌”更强调言辞的力量和影响力,而“伶牙俐齿”则更侧重于说话流利、机智。与“笨嘴拙舌”相对,“三寸之舌”表示的是口才极佳,而“笨嘴拙舌”则表示口才笨拙。

文化内涵与智慧:

        在中国文化中,“三寸之舌”体现了对言辞和口才的重视。在古代社会,能够用言语说服他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即“以柔克刚”。虽然舌头只是一个小小的器官,但它却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影响甚至改变整个局势。此外,“三寸之舌”还强调了言辞的策略性和艺术性。一个善于运用言辞的人,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巧妙地引导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三寸之舌2.jpg

关于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番后,勉强地同意他一起去。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和同行的19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门客们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紧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10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
        接着,毛遂义正辞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秦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就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地说:
        “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王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后来,“三寸之舌”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能言善辩。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