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成语来源:
古代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子夏到晋国去,路经卫国时,听到一个人正在读史书,念到“晋师三豕涉河”这一句。子夏听了,说道:“不对,这不是‘三豕’,而是‘己亥’。因为‘己’与‘三’相近,‘豕’和‘亥’相似。”后来子夏到了晋国,问起这件事,原来晋国军队真的是在己亥年过的河。因此“三豕涉河”这个成语便用来指文字因形近而造成的传写或刊印讹误。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处理文字信息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因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误解或错误。
比喻意义:
除了直接指代文字错误外,“三豕涉河”也可用来比喻因疏忽或轻信而造成的误解或错误。
近义词:
鲁鱼亥豕、三豕渡河
反义词:
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成语辨析:
“三豕涉河”与“鲁鱼亥豕”都表示因字形相近而造成的错误,但“三豕涉河”更侧重于强调这种错误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而“鲁鱼亥豕”则更侧重于强调这种错误本身。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文字准确性的高度重视。在古代,文字是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因此人们非常注重文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有了更多的信息传播工具,但仍然需要保持对文字信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重视,避免因误解或错误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同时,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即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关于成语:
春秋时,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卜商,字子夏。他读书爱动脑筋,常常得到孔子的夸奖。孔子死后,子夏就定居魏国的西河。
有一次,子夏要到晋国去看望一位朋友。正是五月天气,已经有点炎热,子夏每天坐着马车赶路,那匹马累得浑身淌汗。子夏见了,就在有水有草的地方停车,让马饮水吃草,歇一会再走。
这一天,子夏来到卫国地界,还有一天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晋国了。
子夏停下车,牵了马走到河边。这当儿,在河边一棵树下,有个人在大声念书。子夏听到他读的是什么“晋师伐秦,三豕涉河”。子夏想:“晋国军队怎么会有三只猪过河呢?”
再仔细一想,是了,可能是书上的字抄错了,“己”与“三”字形相近,“亥”与“豕”又有些相似,应该是“己亥涉河”才说得通。
古人用“天干”十个字与“地支”十二字顺序搭配来记日子,“己亥”就是某一天,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在己亥这天,晋国军队过黄河去攻打秦国。”
子夏想得停当,觉得理由充足,便把马拴在树上,走近那读书人,对他说:“把你的书给我看看,行吗?”
子夏接过书来一看,那两个正是“己亥”,但写得很像“三豕”。子夏告诉读书人:“这两个字应该是‘己亥’,你读成了‘三豕’,怎么说得通呢?”
接着,子夏把理由说了一遍给他听。那人觉得子夏讲得很对,忙向子夏道谢:“多谢先生指教。”
子夏到了晋国,见了朋友,就把路上遇到的这事告诉他,朋友感慨地说:“读书不动脑筋,最不济事。可是抄写不认真,也容易造成错误,闹笑话。”
子夏说:“说得对。‘己亥’读成‘三豕’,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发现不合情理,就可以立即纠正错误。正如孔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求学问,认真和多思,是不可缺少的。”
后来,“三豕涉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的错误,而且错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