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原意是指犯上谋反等反叛行为。在现代汉语中,该词也常用来指背弃道德或违反重大原则的言行。
出处:
此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原文背景为秦朝灭亡后,刘邦进入咸阳,以“关中王”自居。项羽对此极为不满,想消灭刘邦。当时项羽的军师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否则后患无穷。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但项羽都未能下定决心。范增于是召来项庄,让他上前舞剑,趁机刺杀刘邦。项伯看出项庄的真正用意,也拔剑起舞,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张良看到这种情况,到军门外找到樊哙说明情况。樊哙一手持盾,一手拿剑闯进军营,怒视项羽,并大声斥责他听信小人之言,企图杀害有功之人。他还说:“我死且不怕,一杯酒又算得了什么!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楚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刘邦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驻在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项羽听了无言以对,刘邦趁机上厕所逃离了项羽的军营。在这个故事中,“大逆不道”原本是用来形容极其严重的反叛行为。
引申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大逆不道”已经不再局限于描述政治上的反叛行为,其意义已经扩大,常用来形容违背道德原则、背离伦理、违反重要法律或规定的言行。
比喻意义:
无特定的比喻意义,但可以用来比喻背离重大原则或道德的严重行为。
近义词:
离经叛道、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等,都表示违反道德或法律原则的行为。
反义词:
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循规蹈矩等,表示遵循道德或法律原则的行为。
辨析:
“大逆不道”与“离经叛道”意义相近,但“大逆不道”更多用于形容严重的反叛或背离重大原则的行为,而“离经叛道”则更多用于形容背离常规、传统或信仰的行为。
相关故事: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
有一年冬天,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一带交战。两军旗鼓相当,交战也互有胜负。
项羽脾气十分暴躁。一天,他指名道姓,要刘邦出阵和他决战。刘邦出阵后,指着项羽骂道:“项羽,你身怀十大罪状,竟还有脸在此耀武扬威吗?”
项羽懵住了,不解地说:“我率兵推翻了暴秦的统治,何罪之有?”
刘邦声色俱厉地说:
“我和你曾受命于楚怀王,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你却依仗军力,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你在去救援赵国时,擅杀上将军宋义,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第三,你违抗怀王的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入关。”
接着,刘邦又历数项羽火烧阿房宫,开掘秦皇坟墓,坑杀秦国二十万百姓等罪状。最后,刘邦说:“你作为臣子,却杀死君王;又杀害已投降的人,所犯的罪可称为大逆不道。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项羽听了,气得怒火万丈,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刘邦来不及退入城中,胸口中了一箭,只得退兵。
这时论兵力,楚军还胜过汉军很多。但后来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又善于用人,实力不断扩大,最后汉胜楚败,项羽也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后来,“大逆不道”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做了很多违反天理的事。
文化内涵与智慧:
“大逆不道”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诚、孝道、尊重和遵循道德原则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被视为一种美德,而背叛则被视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行。“大逆不道”这个成语通过形容背离道德原则的严重性,强调了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同时,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对于行为后果的深思熟虑和对于道德底线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