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大笔如椽,原意是指笔杆像椽子那样大,后来形容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也用来称颂创作者的才华或作品的影响力。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其中较为常见的记载是《晋书·王珣传》,原文是:“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这段话描述的是王珣梦中得到如椽大笔,醒来后果真需要撰写重要的文章。
来源与引申意义:
来源:该成语来源于上述的《晋书·王珣传》中的故事,通过梦境预示了王珣将要承担的重要写作任务。
引申意义:从原本的字面意思引申为对文笔、文章或创作者的高度赞美,表示其文章气势磅礴、才华横溢。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某人的文笔非常出色,能够驾驭大题材,写出有深度、有广度的文章或作品。
近义词:
如椽大笔、笔力千钧、才华横溢等,都表示文笔或才华出众。
反义词:
才疏学浅、文笔拙劣等,表示文笔或才华不足。
辨析:
“大笔如椽”与“如椽大笔”意思相近,但前者更强调笔的大,后者则更强调笔的力度或影响力。在使用时,要注意与“大手笔”的区别。“大手笔”通常指的是重要的文章或作品,而“大笔如椽”则更侧重于对文笔的赞美。
相关故事:
王珣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孙子,他年轻有为,才思敏捷,胆量过人,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20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
有一次,桓温为了试试王珣的胆量,在月初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骑着一匹马从后堂直冲议事的大厅。其他幕僚吓得惊慌失措,躲避不迭,有的甚至爬到了桌子底下。可是王珣却端坐不动,处惊不变。桓温勒转马头,回身看了一下大厅中的情景,感叹地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年少而居高位)的人!”
又有一次,桓温为了试试王珣的才学,趁幕僚们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拿走了王珣准备发言的文稿。王珣发觉后,丝毫也不放在心上。待到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悄悄拿出王珣的文稿对照,发现虽和文稿上的内容完全一样,但文句却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王珣十分佩服。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后,桓温对王珣十分信任。在他带兵出征的时候,便把军中的往来文书等事务全部委托给王珣,军中的文武官员对王珣也十分敬重。
由于桓温的器重和赏识,王珣的职务不断升迁,他被封为东亭侯,并从大司马主簿、参军升迁为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九月的一天晚上,王珣在家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将一支像屋上椽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以后,他仿佛有预感似的对家中人说:“我梦见了如椽的大笔,看来又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
事情很巧,就在当天上午,宫中传出了孝武帝暴死的噩耗。由于王珣才名冠世,朝廷的哀策、讣告以及孝武帝的谥议等,全部由他受命起草。这种殊荣,在晋朝历史上是少见的。
后来,“大笔如椽”这一成语,用来称扬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或者用来称誉写作才能极高。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文才的高度重视。在古代,文章往往被看作是展示个人才华和品德的重要方式,因此,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同时,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梦境文化。在古代,人们常常相信梦境能够预示未来或传达某种信息,因此,梦境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作一种重要的象征或隐喻。* 此外,“大笔如椽”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夸张修辞手法。通过夸张地描述笔的大小,来形象地表达文笔的雄健有力或文章的气势宏大,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