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口蜜腹剑
成语故事

口蜜腹剑11.jpg

成语解释:

        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于北宋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来源与引申意义:

        在唐玄宗时期,李林甫担任宰相。他尤其忌恨那些有文学才能或得到皇帝宠幸的官员。为了陷害他们,李林甫表面上装出与他们友好的样子,用甜言蜜语迷惑他们,实际上却暗中设计陷害。因此,人们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形容他嘴上甜,心里狠。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和善,内心却阴险狡诈的人。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一个人表面和善,内心却阴险毒辣,两面三刀,诡计多端。也用来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装好人,实际心怀叵测的人。

近义词:

        笑里藏刀、佛口蛇心、阳奉阴违等,这些成语都表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内心与外表不符的意思。

反义词:

        心直口快、心口如一、嘴硬心软等,这些成语表示一个人的言行一致,没有虚伪和狡诈。

成语辨析: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都形容狡诈阴险。但“口蜜腹剑”重在形容内心阴险、表里不一;“笑里藏刀”则重在形容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口蜜腹剑1.jpg

相关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个有名的奸臣名叫李林甫。他不学无术,拍马奉承却是内行。年老昏庸的唐玄宗却认为他忠实可靠,升他做了宰相。
        李林甫大权在握,就千方百计地打击不附和自己的人,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当时,有个中书侍郎严挺之对李林甫很看不惯,李林甫就在玄宗面前造谣中伤,把严挺之贬到洛州、绛州等地去做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玄宗想起严挺之,觉得他不错,想重新起用他,就命李林甫去召他。
        退朝后,李林甫找到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对他说:“皇上至今还牵挂你哥哥,想见见他。你能否请你哥哥上书皇上,说他患了风湿症,要求来京城治疗。”
        严损之把李林甫的意思向哥哥传达后,不知是计的严挺之真的上书皇上。李林甫趁机对玄宗说:“严挺之年纪大了,又得了风湿病,恐怕不能担任要职了,陛下还是给他安排个闲职,让他安心养病吧!”
        玄宗见李林甫这样说,无奈只好打消了重用严挺之的念头。
        左相李适之为人耿直,快人快语,李林甫对他也很不满。有一次,李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附近有座金矿,如果能够开采出来的话,国家就富裕了。”
        李适之相信了他的话,上朝时便向玄宗奏明。玄宗从未听说此事,就问李林甫。李林甫说:“臣早就知道了,但因为华山是皇室根本,王气所在,不适合开采,所以就不说了。”
        玄宗听了,觉得李林甫处处都为国家基业着想,心里很高兴。随后他责备李适之说:“以后有什么事,要先和林甫商量一下再奏,不要过于轻率。”
        从此,李适之在玄宗面前日益失宠。
        公元747年,唐玄宗颁诏让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到长安来应试。李林甫怕这些人在玄宗面前攻击自己,就提出让尚书省去考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被录取。这样,天下无数贤才的大好前途,都被李林甫断送了。而他还祝贺玄宗说:“无人中选是好事,说明天下已经没有剩留的贤才了。”
        当时,人们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对他恨之入骨。
        后来,人们就用“口蜜腹剑”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嘴甜心毒,十分狡诈阴险。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人性和社会交往的深刻洞察。它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时,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更要察其心。不能仅凭表面的甜言蜜语就轻易相信一个人,而应该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交往来判断一个人的真实品性和意图。这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和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示。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