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亡命之徒
成语故事

亡命之徒11.jpg

解释: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出处:

        《周书·郭彦传》:“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馀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来源:

        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描述的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如犯罪、逃避战争等)而逃离家乡,不顾一切地冒险以求生存的人。他们往往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受法律的保护,因此也更加不顾及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引申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亡命之徒”不仅仅指那些实际逃亡的人,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事鲁莽、不计后果、敢于冒险甚至违法犯罪的人。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那些为了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的人。

近义词:

        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不法之徒:指违反法律的人。

反义词:

        奉公守法:指遵守法律,恪守职责。

辨析:

        “亡命之徒”与“铤而走险”都含有冒险的意味,但“亡命之徒”更强调的是一种长期、持续的不顾一切的生活状态,而“铤而走险”则更多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选择。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法律和秩序的重视,以及对那些破坏这一秩序的人的警惕和排斥。它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权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同时,这个成语也警示那些冒险违法的人,他们的行为最终会导致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亡命之徒1.jpg

故事:

        唐朝末年,魏州有个叫乐彦桢的人,在讨伐诸葛爽的战斗中立了功,被提拔为澶州刺史。
        乐彦桢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叫乐从训。他从小不学好,喜欢恶作剧,把父母的训导当作耳旁风。长大后更是胡作非为,经常在外和一帮狐朋狗友饮酒作乐,聚众生事。乐彦桢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
        一次,乐从训听说都统王铎调往沧州,要经过魏州境内。他对王铎家丰厚的家财垂涎已久,现在天赐良机,怎能放过?
        乐从训用重金诱惑王铎家的歌妓,骗她说出他们的行走时间和路线,然后纠集了一批游手好闲之辈,在他们经过的路旁设下埋伏,等王铎一行走进他们的包围圈,便蜂拥而上,乱砍乱杀,王铎等人猝不及防,四处逃散,王铎也一命呜呼。乐从训抢了王铎的金银财宝和歌妓逃之夭夭。
        王铎这人在魏州一带很有名望,乐从训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遭到魏州人的谴责。而当时朝政衰微,地方各自为政,对乐从训之流,上面也无能为力。
        乐从训尝到甜头,胆子更大了,他召集了500多个亡命之徒,称为“子将”,他自己俨然是总指挥。这伙人为非作歹,耀武扬威,弄得周围鸡犬不宁。
        乐从训的所作所为引起州府上下的议论,纷纷要求惩办他。乐从训听到风声,连夜逃走了。
        这时,乐彦桢被任命为六州都指挥使兼相州刺史。赴任后,乐从训便打着老子的旗号,收集兵器,索取钱帛,滥杀无辜。州府怀疑乐彦桢图谋不轨,罢免了他,推举都将赵文出来主军州事。乐彦桢又气又恨,不久病死。
        乐从训带了三万余人来到城下,气势汹汹。赵文胆小怕事,按兵不动。众人怀疑赵文与乐从训串通一气,又罢免了赵文,罗弘信自告奋勇出来充任节度使。
        罗弘信率军出击获胜,乐从训带着余孽逃走,驻扎在洹水。罗弘信又派遣程公佐领兵追击,杀得乐从训片甲不留,终于除了地方一害。
        后来,“亡命之徒”这一成语,用来指不顾性命,冒险作恶的人。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