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马齿徒增
成语故事

马齿徒增11.jpg

成语解释:

        马年龄越大,牙齿越多。所以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徒:白白地。增:增加。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源于《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意思是说,荀息牵着马,拿着璧,走到前面说:“这块璧还是这样,但马的牙齿增加了。”

来源与引申意义:

        来源:此成语来源于古代,当时人们通过观察马的牙齿来判断其年龄,因为马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牙齿会有明显的磨损和增加。

        引申意义: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一个人虽然年岁在增长,但在学业、事业或修养上却没有明显的进步或成就。

比喻意义:

        用马牙齿的增长来比喻人的年龄增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比马牙齿的增长和人的成就,强调了人生需要不断进步和成长的重要性。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虚度年华、蹉跎岁月,都表示时光流逝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或进步。

        反义词:功成名就、老而弥坚,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就或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成语辨析:

       “马齿徒增”与“虚度年华”都表示时间的流逝和没有取得成就,但“马齿徒增”更侧重于年龄的增长,而“虚度年华”则更侧重于时间的浪费。“马齿徒增”与“老而弥坚”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表示年龄增长却没有进步,后者则表示年龄虽老但能力和精神更加坚定。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它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断努力学习和进步,避免虚度光阴。 同时,这个成语也蕴含了一种人生的智慧,即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成长,不要让自己的年龄成为徒增的数字,而是要让每一岁都充满意义和价值。

马齿徒增1.jpg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一直想要攻伐吞并虢国,但是攻伐虢国必定要经过虞国。晋献公怕虞国不肯轻易让路,冥思苦想,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大夫荀息知道了这件事,便对晋献公献策:“大王,依小臣之见,不如以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贿赂虞王,以便向虞国借路攻伐吞并虢国。”
        晋献公没有作声。美玉和骏马是他的两样至宝,他实在有些舍不得。
        “大王,骏马和美玉可以再夺回,而虢国却不可多得啊。”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犹豫,便这样劝说。
        晋献公沉思半日,终于接受了大夫的意见。
        美玉绝世无双,骏马威武无比,虞王爱不释手,啧啧赞叹,一口允诺为晋国攻打虢国让出一条路。
        晋国轻而易举地把虢国灭亡了。
        晋献公却一直闷闷不乐,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荀息猜出了晋献公的心事,于是对晋献公说:“大王,臣曾说过,‘骏马和美玉可以再夺回’,现在虞国对我们毫不设防,不如我们来个一网打尽,同时吞并虞国,夺回大王的两样至宝。”
        晋献公大喜,忙下令攻伐虞国。
        回归的路上,晋国果真又占领了虞国。
        大夫荀息牵回骏马,手中捧着美玉走向前去对晋献公说:“大王,美玉还是那块美玉,只是骏马的牙齿增长了。”
        后来,人们常用“马齿长”借指年岁的增长;用“马齿徒增”比喻自己的年龄增长了,而学问却没有长进或事业没有成就,白白地度过了日子,以示谦虚。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