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马首是瞻
成语故事

马首是瞻11.jpg

解释:

        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军事。在战场上,士兵们需要紧密地跟随将领,以确保整个军队的统一行动。在古代,将领骑马指挥,士兵们就会看主将的马头来判断前进的方向和速度,从而保持一致。“马首是瞻”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场景引申出来的。后来,“马首是瞻”不再仅仅用于军事场合,而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服从领导或指挥的场合。它表示一种下级对上级、个体对集体、成员对领导的绝对服从和忠诚。

比喻意义:

        现在,“马首是瞻”已经不再字面地指看马的头部,而是比喻为跟随他人的领导或榜样,亦步亦趋。它也可以表示一种没有主见、盲目跟从的状态。

近义词:

        唯命是从、亦步亦趋。

反义词:

        各行其是、自作主张。

辨析:

        “马首是瞻”与“唯命是从”都有服从的意思,但“马首是瞻”强调的是对领导的忠诚和紧密的跟随,而“唯命是从”则更多地强调对命令的无条件执行。“马首是瞻”在某些语境下可能带有一些贬义,暗示盲目跟从、缺乏独立思考。但在另一些语境下,它也可以表示对领导的信任和尊重。

文化内涵与智慧:

        “马首是瞻”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忠诚精神。在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个体必须服从集体。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同时,“马首是瞻”也体现了一种团结和协作的精神。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成员之间必须紧密合作,服从领导的指挥。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马首是瞻”有时也可能导致盲目跟从和缺乏创新。在现代社会,我们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马首是瞻”并不是一种完全正面的态度。我们应该在尊重领导和传统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大国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而大打出手。
        公元前562年,晋悼公出兵向郑国进攻,秦景公受郑国之邀,出兵救郑,在栎地大败晋国军队。于是,两个世为姻好的秦、晋两国结下了深怨。
        三年后,晋悼公为雪洗当年耻辱,联合了齐、鲁、宋、卫、郑等十二国一起出兵征讨秦国。晋军的大将军荀偃担任统帅,指挥全军。
        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由于是十几个国家拼凑而成,难免心不齐。队伍到了泾水边,各国军队都持观望态度,不肯首先渡河。荀偃不由十分着急。
        后来,还是莒国和鲁国军队先渡河,其他国家见有人领头,也就纷纷渡河。
        秦景公见各国联军驻扎在泾水附近,就派人到泾水上游放毒。联军中不少士兵饮用后,纷纷毒发身亡。一时间,联军人心惶惶,不敢轻举妄动。
        郑国的公子不愿多作停留,命令部队开拔,各国军队这才跟上来。大军在秦地棫林安营。
        荀偃原以为十二国军队声势逼人,秦国必定会来求和。没想到秦国早已探知联军军心不齐,所以毫不害怕,更别说求和了。
        荀偃十分恼火,立即颁布军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意思是:鸡一叫就开始行动,填掉水井,夷平炉灶,全军都看我的马头所向行事,我到哪儿,全军也到哪儿。
        不料,晋国下军元帅栾黡对荀偃的专权非常不满,气呼呼地说:“凭什么要听他的?没门儿!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说完,率领本部人马回晋国去了。
        这下,全军大乱。荀偃哭笑不得,仰天长叹道:“命令下得过分,是我的错,军令如山,收也收不回了。命令既然不能执行,两军交战,必败无疑!”
        于是他干脆大声宣布:“全军撤回!”
        荀偃对军队内部矛盾估计不足,不符合实际地要求部下“马首是瞻”,结果指挥了一场“不战而败”的战争,被后人传为笑话。
        后来,人们就将“马首是瞻”这个成语,用作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之意。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