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小时了了
成语故事

小时了了11.jpg

解释: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指不能只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现象。2.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3.

来源与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古代的故事。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去拜访名望很高的李元礼。当时李元礼的官府访客很多,都必须是才华出众的名流或内外亲戚,才能通报进门。孔融来到李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孔融上前握手行礼。李元礼问:“请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中大夫陈韪也来到李府,宾客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元礼请孔融进府,设宴款待,座上宾客都很惊奇。孔融长大后,做过北海太守。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屡遭贬斥。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的引申意义是,不能仅凭一个人在年少时的表现就断定他的一生,因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比喻意义:

        比喻不能因为某人在某个阶段表现出色,就断定其一生都会如此。

近义词:

        江郎才尽,表示某人在某个阶段才华横溢,但后来才华逐渐消失。

反义词:

        大器晚成,表示某人虽然早期并不出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辨析:

        “小时了了”与“大器晚成”意思相反,前者强调年少时的才华未必能持续,后者则强调晚年的成功。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人才成长的深刻认识。它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能仅凭一时的表现就轻易下结论。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有持续学习和努力的精神,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自满。

小时了了1.jpg

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孔融。他是孔子的后代,从小就聪颖异常。
        孔融10岁那年,跟随父亲到京城洛阳。当时,有个李膺,在京城担任司隶校尉。因为他做过郡太守,人们尊称他为李府君。李膺声望很高,上门拜望他的人很多,只有他的亲戚和有名气的人,守门官吏才进去通报,让李膺接见。孔融听说以后,很想上李家去看看这位名人。
        一天,孔融走到李家门口,对守门官吏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请给我通报。”
        守门官吏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但又不敢拒绝,还是进去通报了。
        李膺见进来的是个孩童,并不认识,很是奇怪。等孔融坐下以后,李膺问他说:“你和我是什么亲戚?”
        孔融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姓孔,是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的后代。我的祖先仲尼和你的祖先伯阳(即李耳,人称老子)是师友。当年,我的先人仲尼曾经向伯阳讨教过周朝的礼仪制度问题,所以我们两家早就友好来往了。”
        李膺听了,非常高兴。在座的宾客,也都很惊奇。他们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儿童,竟能说出这样一番道理来。大家都笑嘻嘻地看着他。
        一会儿,太中大夫陈韪来了,有人把孔融讲的话告诉了他。陈韪看了孔融一眼,轻蔑地说:“别看他小时了了(聪明的意思),长大了未必有什么了不起。”
        孔融立刻对着陈韪说:“看来你一定小时了了。”
        陈韪一句也答不上来,显出一副尴尬的样子。他原想讥笑孔融,不料反而遭到了孔融的讽刺。在座的宾客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李膺一面大笑,一面称赞孔融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后来,“小时了了”这个成语,用来称誉儿童才华出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