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王祥卧冰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孝道故事。它的字面意思是指王祥为了尽孝,在冰上躺卧,希望以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为母亲求得鲤鱼。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子女对父母极尽孝道,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晋代的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后来又被收录在《晋书·王祥传》等史籍中。故事讲述了王祥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满足生病母亲的愿望,躺在冰上捕鱼的事迹。
故事来源:
王祥是晋朝人,他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但是,当父母生病时,他仍然衣不解带地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引申意义:
除了形容孝道之外,王祥卧冰这个成语还可以引申为对长辈、对上级、对国家等的忠诚和奉献。它强调了一种为了更高的目标或信仰,不惜牺牲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被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无私奉献,也可以用来比喻为了某个重要目标或信仰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近义词:
孝感天地、卧冰求鲤、尽孝竭忠等,都表示对长辈的孝顺和忠诚。
反义词:
不孝之子、忤逆不孝等,表示对长辈的不尊重和不孝顺。
成语辨析:
在使用王祥卧冰时,要注意与其他类似成语的辨析。例如,“卧冰求鲤”虽然与王祥卧冰有相似的情节,但侧重点不同,“卧冰求鲤”更多地强调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不寻常手段,而王祥卧冰则更强调孝道和奉献精神。
文化内涵与智慧:
王祥卧冰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它告诉我们,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同时,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种精神不仅对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故事:
王祥是西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他幼年时,亲生母亲薛氏就生病死了,他的父亲王融又再娶朱氏。朱氏把王祥看成眼中钉,想尽办法虐待他。可是王祥对后母还是非常孝顺。朱氏生了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服侍。汤药煎好了,他怕药太烫或者太冷,总要自己先喝一口,尝一尝冷热,方才端给后母吃。
王家院子里有棵李树,结的李子又大又甜,非常可口。有一年,树上结的李子特别多。李子快要成熟了,朱氏爱吃李子,担心鸟雀来啄食,叫王祥在院子里赶鸟雀。一天夜里,空中突然刮起大风,一会儿,又下起倾盆大雨。不少李子经受不住风吹雨打,一个接一个地落了下来。王祥赶到院子里,抱着李树,痛哭失声。朱氏看了,也不觉感动起来。
一年冬天,朱氏忽然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河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渔民无法下网捕鱼。王祥跑了几条街镇,买不到鲜鱼。他决心让后母吃到鲜鱼,就对她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渔民不打鱼,我自己去捕捞。”
王祥拿了渔网和木棒,跑到河旁,准备把冰击开,然后下网。冬天衣服太厚,不便用力,王祥就脱去外衣,用力敲冰。冰太厚了,一时很难敲打。他想,为什么不在冰上躺一躺,这样,既可休息,又可利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于是,他真的在冰上躺了一会。不久,他又继续起来打冰。他不断地使劲敲击,最后终于在冰上打了一个老大的窟窿。
王祥望着窟窿,高兴极了。他撒下网去,第一网就捕获了两条金色的大鲤鱼。他连忙把这两条鲤鱼拿回家,孝敬后母。
邻居知道了,都翘起大拇指说:“王祥这小伙子,真是一个少见的大孝子呀!”
由于王祥想尽办法孝敬后母,后来朱氏终于感悟,对待王祥也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了。
王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过去传说他解开衣服,睡在冰上,一会儿冰开了,两条鲤鱼自动跳了上来。这说法太神奇了,很难叫人相信。其实,他是脱去外衣以后,再击冰捕鱼的。
后来,“王祥卧冰”这个成语,用来称颂想尽一切办法孝顺父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