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井底之蛙
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11.jpg

解释: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

        《庄子·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意思是说,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无法与它谈论大海的广阔,因为它被所居住的地方限制了。

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它从未离开过井底,所以对井外的世界一无所知。有一天,一只来自东海的海龟来到井边,青蛙便向它夸耀井中的生活如何舒适。然而,海龟却告诉青蛙,海的广大远远超过了井,青蛙的见识非常有限。青蛙听后,大为震惊,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缺乏广阔视野的人。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小片天地,无法理解和接受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复杂的事物。

比喻意义:

        井底之蛙,常被用来比喻那些眼界狭窄、知识有限、不能了解大局或更广阔天地的人。

近义词:

        坐井观天、一孔之见、管见所及等,都表示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反义词:

        见多识广、包罗万象等,表示见识广博,知识丰富。

辨析:

        “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都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但“坐井观天”偏重在“观”,指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学识肤浅之人。“井底之蛙”偏重在“蛙”,指井底之蛙,用来比喻地位低、见识浅陋的人。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即认为人应该不断地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避免成为“井底之蛙”。同时,这个成语也告诫人们不要自满自足,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进步。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智慧,即“学无止境”,人们应该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故事:

        在一眼很浅的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有只东海来的鳖爬到了井台边,青蛙见了,呱呱地对海鳖说个不休:“我真快乐呵!出来,就可以在井栏边跳跃;进去,可以在井壁突出的地方休息,也可以入水悠闲地游泳。站着时,泥浆刚没过双脚。环顾四周,蟹呵,蝌蚪啊,谁能像我这样快乐!满井的水都归我管。您为什么不来看看这美妙的井呢?”
        海鳖点点头,刚想进去,左脚还没动,右膝已被井台卡了一下,只好小心地抽出腿退了回去。海鳖告诉井蛙:“千里之远,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丈之高,不能描绘海的深度。大禹时候,十年倒有九年涝,海水也没有增加一寸。商汤时候,八年中七年大旱,海岸也没降下一尺。无论时间长短、大旱大涝,都不能使海水改变,这是东海最大的快乐啊!”
        井蛙听了这席话,吃了一惊,非常拘束地看着海鳖,不敢再呱呱乱叫了。
        后来,成语“井底之蛙”,用来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