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比肩继踵
成语故事

比肩继踵11.jpg

成语解释:

        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成语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晏婴是齐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以智慧和机敏著称。一次,晏婴在与楚王交谈时,楚王试图贬低齐国,说齐国没有人。晏婴为了反驳楚王,就描述了齐国都城的繁华景象,说人们肩挨着肩,脚跟着脚,非常拥挤,以此来证明齐国人口众多,人才济济。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除了形容人多拥挤之外,还可以引申为形容事物接连不断、层出不穷的情况。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紧密聚集的场景,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近义词:

        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摩肩接踵”、“水泄不通”等,都表示非常拥挤的意思。

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是“门可罗雀”、“人迹罕至”等,表示非常冷清、少有人来的意思。

成语辨析:

        “比肩继踵”和“摩肩接踵”都形容人多拥挤,但“比肩继踵”更强调一个接一个的紧密程度,而“摩肩接踵”则更强调人们肩膀相碰、脚步相接的情景。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繁华景象的生动描述,也展现了晏婴作为一位智者的机智和辩才。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人多拥挤的场合要注意安全,保持秩序。在文化传承方面,这个成语作为汉语的一部分,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传递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底蕴。

比肩继踵1.jpg

故事: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个名叫晏婴的大夫。虽然他个子矮小,貌不惊人,但却节俭力行,对国家更是忠心耿耿。
        一次,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国的国君灵王自以为国力强盛,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他和大臣们设计了一个侮辱晏婴的圈套。
        晏婴的车马来到楚国郢都东门,不料城门紧闭不开,却来了个楚国卫士,把晏婴带到城门旁一扇新开的小门,要他从这里进城。晏婴看出了他们存心想侮辱自己,就冷笑着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这狗门出入;我现在出使的是楚国,不该从这里进去!”
        那卫士无言以对,只得回报楚王,楚王见戏弄晏婴不成,反被他戏弄,只好下令大开东门,迎接晏子进城。
        第二天,晏婴朝见楚王。楚国的文武官员早已等候在宫殿两旁,其中有些大臣蔑视晏子,提出一些挑衅性的问题来刁难他,但晏子才思敏捷,一一将他们驳倒。
        不一会,楚灵王大摇大摆地上了殿。晏子上前晋见,楚王故意耸了耸肩,装作茫然的样子,问晏子说:“你们齐国难道已经没有人了吗?”
        晏子答道:“我们齐国,单京城临淄就有三万户人家,如果大家都张开袖子,可以连成一片阴影;如果大家一起挥汗,可成阵雨。大路上行人比肩继踵(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热闹非凡,怎么能说没人呢?”
        “既然这样,齐国国君怎么会叫你这样的人出使到我们楚国来呢?”楚王不屑一顾地说。
        晏子从从容容地回答说:“在我们齐国,任命使臣有个规矩:有德有才的人出使到有贤君的国家去,不中用的人出使到君主昏庸的国家去。在我们朝中,我晏婴最没有用,所以只好派我到贵国来。”
        楚王原想羞辱晏子一番,没想到反而被晏子奚落了一顿。他觉得晏子是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就用隆重的礼节来接待他。
        后来,人们就用“比肩继踵”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多、拥挤。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