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犬牙交错
成语故事

犬牙交错11.jpg

成语解释:

        犬牙交错原意指犬的牙齿参差不齐地交错着,现用来比喻事物或情况复杂,交错纷乱,难以理清或处理。也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或力量互相牵制、互相渗透,难以截然分开。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这里的“犬牙相错”即为“犬牙交错”的原始表述。

来源与引申意义:

        来源:该成语源于古代对犬牙形态的描述,借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的状态。

        引申意义:由具体的牙齿形态引申为抽象的事物或情况的复杂交错。

比喻意义: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或不易处理。也比喻两种事物或力量相互渗透,难以截然分开。

近义词:

        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等,都表示事物复杂纷乱,难以理清。

反义词:

        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条理分明等,表示事物有条理,易于处理或理解。

成语辨析:

        与“错综复杂”的区别:两者都表示复杂,但“犬牙交错”更强调交错纷乱的状态,而“错综复杂”则更强调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与“盘根错节”的区别:“盘根错节”多用来比喻事情复杂难办,而“犬牙交错”除了可以形容复杂难办的事物,还可以形容两种事物或力量的相互渗透。

文化内涵与智慧:

        文化内涵:该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事物复杂性的认识,以及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抽象概念的智慧。 智慧启示:在面对复杂事物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分析和处理各种交错纷乱的关系,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处理两种相互渗透的事物时,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可截然分开。

犬牙交错1.jpg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将一些开国功臣,如韩信、彭越、英布等封到各地为王。不料,这些功臣凭借手中的兵力,称霸一方,甚至公开与朝廷作对。
        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将这些异姓王一一消灭,同时规定非刘姓子弟不得为王。他把自己的儿子、侄子、弟弟等都封为诸侯王,让他们唇齿相依、骨肉相附。他认为只有这样,刘家才可稳坐天下。
        但是事与愿违,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这些同姓王的实力越来越强,不时挑起叛乱。终于在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大乱。幸亏太尉周亚夫率军出击,才平定了这场叛乱。
        但是,其他的同姓诸侯还有很多,他们占据着广大的土地,朝廷仍把他们视作心腹之患。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许多大臣提出景帝时期的御史大夫晁错的削夺藩王封地的主张是正确的。他们纷纷上书列举诸侯王们的罪行,建议武帝采取行动。
        诸侯王们知道后,扬言说:“我们都是先帝的至亲骨肉,先帝分给我们土地,让这些封地像狗牙一样交叉在一起,是为了让我们互相照应,保卫京都,好让刘家天下坚如磐石。现在竟然有人诬告我们,实在是冤枉啊!”
        公元前138年,中山靖王刘胜和代王刘登到京城长安朝见,汉武帝在内殿设宴款待。刘胜在席间忽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对武帝说:“陛下,如今谣言四起,您可千万别轻信谗言,让别人离间了我们兄弟间的骨肉亲情啊!”
        武帝当面安抚了他们,暗地却采取手段,颁布了“推恩令”,让这些诸侯把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子弟。这样,大王国分成了许多个小王国,削弱了割据政权,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
        后来,人们就用“犬牙交错”这个成语,来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上下交错。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