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五色无主
成语故事

五色无主11.jpg

成语解释:

        五色无主,意为脸色忽而变白,忽而变黑,没有主张。这里的“五色”通常指的是人的各种脸色变化,“无主”则表示心神不定,无法自持。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淮南子·精神训》:“禹在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讲述的是大禹在巡视四方时,乘船渡江遇到黄龙背起船只,导致船上的人因为惊恐而脸色大变、失去常态的故事。

引申意义:

        除了直接描述人因惊恐而脸色大变,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在突然遭遇变故或面临重大压力时,心神慌乱,无法保持冷静和理智的状态。

比喻意义:

        比喻因为突如其来的事情或变故,导致人极度惊慌,无法自持。

近义词:

        六神无主、惊慌失措、张皇失措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常态,无法保持冷静。

反义词:

        镇定自若、泰然处之、面不改色等,这些成语则表示在面对变故或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外界所动。

成语辨析:

        “五色无主”与“六神无主”虽然都表示心神不定,但“五色无主”更侧重于描述因惊恐而导致的脸色变化,而“六神无主”则更侧重于描述内心的慌乱和无所适从。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于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状态的细致观察。它提醒人们,在遭遇变故时,应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一时的惊恐而失去主张。同时,也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稳住阵脚,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过其门而不入.jpg

成语故事:


        上古时期,洪水经常泛滥,百姓们深受其害。当时的统治者尧非常着急,召来群臣商量。大臣们向尧推荐鲧(gǔn)来治水。但尧认为鲧太刚愎自用,在大臣们的再三推荐下,尧答应了。
        鲧受命上任后,采用修筑堤岸的方法来防洪,但常常顾此失彼,东面堵住了,西面又决了口。九年过去了,水患依然存在。尧不由大为不满。
尧老了以后,选择了贤人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舜到南方去巡视了几个治水工程,以为鲧是个无能之辈,就下令把他放逐到羽山去。鲧见自己尽心尽力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不禁痛苦万分。他叮嘱儿子禹,要他不畏艰难,把治水的工作继续下去。后来,鲧忧郁成疾,死在羽山。
        禹继承父亲的遗业,以出色的才干赢得了舜的信任。他总结了父亲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去治水。他工作非常卖力,终日奔波在外,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经过十三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洪水。
        舜非常满意,把禹选为自己的继承人。舜去世后,禹即位,并建立我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当时人们对禹非常崇拜和爱戴,编了不少神话故事,其中有一个“黄龙负舟”的故事:
        有一年,禹去南方巡视,准备乘船渡过长江。不料,船刚到江心,一条巨大的黄龙从江水中冒了出来。江面上顿时浪花飞溅,船也被龙背顶出江面,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船上众人不由吓得五色无主,惊恐地大叫起来。
        只有禹镇定自若,笑着对黄龙说:“我受天帝之命,为百姓造福,活着生命寄在人间,死了就像回家一样,你用不着来恐吓我,还是回去吧!”
        那黄龙见禹竟然如此临危不惧,又说得有理,就迅速沉入水中,逃得无影无踪。从此,人们愈发尊敬禹了。
        后来,人们用“五色无主”这个成语,来形容极度惊慌恐惧的样子。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