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五里雾中
成语故事

五里雾中11.jpg

成语解释:

        五里雾中,原意是陷入五里云雾之中,令人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后用来比喻对事物模糊不清、不明真相或困惑不解的状态。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南朝时期的文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张楷传》。原文是:“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这句话描述了张楷对道术的喜好,以及他能够制造五里范围的雾气,使得人们难以看清真相。

成语来源与引申意义:

        五里雾中的故事源自古代,而“五里”并非确指,而是用来形容范围广泛、模糊不清的状态。引申意义为对事物或情况模糊不清、不了解真相的状态。它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维混乱、不明事理或事情复杂难解的情况。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义非常丰富。它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思维状态,比如当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情况感到困惑不解时,可以说他“如在五里雾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的复杂程度,比如某个问题或情况错综复杂,让人难以看清真相,可以说这个问题或情况“如同五里雾中一般”。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有“云里雾里”、“不得要领”等,都表示对事物模糊不清、不明真相的状态。

        反义词有“一目了然”、“洞若观火”等,表示对事物看得非常清楚、了解得非常透彻。

成语辨析:

        在使用五里雾中时,需要注意与“云里雾里”等成语进行辨析。虽然这些成语都表示对事物模糊不清的状态,但它们的侧重点和语境略有不同。“云里雾里”更侧重于形容人的感觉或心情,而“五里雾中”则更侧重于形容事物的复杂程度或真相的难以捉摸。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于模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在古代文化中,雾常常被用来比喻模糊不清、难以捉摸的事物。而“五里雾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模糊性和复杂性的程度之深。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惑和不解时,不要轻易放弃追求真相的努力。总之,五里雾中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智慧的成语。它以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汉语中表达困惑、模糊和复杂状态的重要工具之一。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个儒生名叫张楷,字公超。他对儒家经典很有研究,但他不愿做官,只以教书为业。他的学生,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
        由于张楷名声很大,一些官场人物也经常前来拜访求教,他感到十分厌烦,便搬到河南弘农山隐居。他的一些学生不愿离开老师,便也跟随进山。他们在张楷的住宅旁建起自己的房舍,毗邻相连。顿时,这个偏僻的山沟成了一个小小的市镇,他们用老师的字给这个市镇命名,称为公超市。
        不久,汉顺帝即位。这位年轻的皇帝知道张楷的才名,认为张楷隐居山林,是由于当地官府没有优待贤才的缘故,便下诏书,命令河南府尹备了厚礼,去请张楷出山做官。张楷推说自己身体不好,仍旧推辞了。
        张楷不但精通儒家经典,对庄子的道家学说也很有研究,传说他能够在方圆5里的范围之内,制造迷雾。所以弘农山公超市的周围,经常大雾迷漫。不料,关西地区有个叫裴优的人,也能制造迷雾,但他只能在方圆3里的范围之内。裴优制造迷雾后,常用迷雾为掩护,偷盗抢劫。不久,裴优因案发被捕,在审讯中,他谎称作迷雾的道术是向张楷学来的。
        这样一来,张楷受到了株连,被捕入狱,囚禁了2年,后来终于查明,裴优制造迷雾的道术不是跟张楷学的,裴优的偷盗抢劫罪行与张楷没有什么关系,张楷才被释放回家。
        后来,汉桓帝也曾下诏书请张楷到京城去做官,但张楷经历了2年狱中生活,更不想去做什么官了,他坚不受聘,最后终老于弘农山。
        后来,“五里雾中”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烟雾迷漫的仙境或用来泛指迷雾。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