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天上石麟
成语故事

天上石麟11.jpg

解释: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

出处:

        《南史·徐陵传》:“(徐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史·徐陵传》。徐陵是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自幼聪明过人。在他几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见当时著名的沙门(即僧侣)释宝志。释宝志见到徐陵后,摸了摸他的头顶,称赞道:“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啊!”言下之意,徐陵将来必定会出类拔萃,成就非凡。由此,人们便用“天上石麟”这个成语来比喻他人的儿子有文采、有才华,将来能够成就大业。

比喻意义:

        “天上石麟”通常用来比喻那些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人。这些人往往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潜力,能够在未来取得卓越的成就。

近义词:

        龙驹凤雏、麒麟子。都表示贵重的天资优异的儿童,有夸赞和祝福的含义。

辨析:

        在使用“天上石麟”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对象。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夸赞他人的儿子,而不是用于自己。同时,由于其寓意较为深刻,需要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避免造成误解或不适。

文化内涵与智慧:

        “天上石麟”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才华和天赋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才华和天赋是上天赐予的,因此对于那些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人们会给予极高的赞誉和期待。这种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启示。同时,“天上石麟”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只要努力发掘和培养,就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才华和天赋,努力学习和进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故事:

        南朝时,有个叫徐陵的人。相传他母亲藏氏怀他时,曾梦见五色彩云变为彩凤,落到她的左肩上,醒来后不久,就生下了他。小时候,家人带他去看望当时颇有声望的高僧宝志。徐陵相貌俊美,举止大方,一双眼睛更是与常人不同,宝志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这孩子真是天上的石麒麟啊!”另有一位惠云法师也常常说他必定早成大器,把他比作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徐陵果然才智不凡。8岁时,就会写文章,13岁时,已能读懂读通庄子和老子的著作。长大成人后,他博览史籍,广征博引,不但很有学问,而且口才也很好,能言善辩。
        徐陵的文学水平很高,在当时被尊为一代文宗,朝廷的许多文书,都由他撰写。凡是他写的文章,文人学士们都竞相模仿,传抄诵读。他的文笔绮艳柔丽,不拘泥于旧体,体裁、立意很有新意,与当时的庾信齐名,被称为“徐庾体”。
        徐陵在政治上也表现了不凡的才能,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他奉命出使东魏。东魏举行宴会款待他。当时天气炎热,席间,魏收嘲笑他说:“北方本来是不热的,今天的这场闷热,是徐常侍(陵)从南方带来的吧?”徐陵当即回答他说:“是啊,魏国原来是没有礼仪制度的,王肃来到这里以后,才使魏人懂了礼仪;今天我又奉命出使,使你们懂得了天气的寒暑变化。”徐陵机敏的反击,使得魏收羞愧满面,十分尴尬。
        后来,“天上石麟”用来比喻得子或称誉别人的儿子。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