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天经地义
成语故事

天经地义11.jpg

解释:

        指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问题。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意为礼是天之道,地之义,民众所行。后多用来比喻事情理所当然,不可改变。

来源: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左传》。在古代的哲学体系中,天、地、人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天”代表宇宙的自然法则和规律,“地”则代表世间万物的生长和变化。因此,“天经地义”原意是指像天地运行一样自然且不可更改的法则和道理。

引申意义:

        除了原本的意思外,“天经地义”在现代汉语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行为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它强调了事情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暗示了这是大家都应该接受和遵循的普遍原则。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某事物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就像天地间的法则一样不可或缺。

近义词:

        理所当然、千真万确、金科玉律等,都表示事情是理所当然,无需质疑的。

反义词:

荒谬绝伦、大谬不然等,表示事情完全不合逻辑或常理。

辨析:

        “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都表示按道理应当这样。但“天经地义”偏重在合乎道理,是最基本的、不能改变的;“理所当然”偏重在应当如此,适用范围要比“天经地义”宽得多。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法则和人类行为的深刻理解。它强调了顺应自然、遵循法则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普遍的原则和道德标准。这种智慧不仅对个人行为有指导意义,也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天经地义1.jpg

故事: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按宗室规矩,应该由嫡世子姬猛继位。但景公生前想立庶出的长子姬朝为世子,为此他还曾与大夫宾孟商量过,只是来不及实施就死了。
        景王死后,贵族单氏、刘氏为了拥立姬猛继位,合谋除掉了宾孟。姬猛即位,史称周悼王。但在朝的尹文公、甘平公、召庄公却对此表示不服,决心要另立王子朝。他们联合出兵,攻击刘氏。
        刘氏不是敌手,只得狼狈出逃到晋国。晋顷公得知周国内大乱,就派大夫籍谈、荀跞在王城迎接周悼王。
        过了不久,周悼王因病亡故,单氏、刘氏又立悼的同母胞弟丐,史称周敬王。但王子朝继续作乱,并在尹文公等的扶持下自立为王。当时晋国人把丐称为东王,把朝称为西王。两股势力连年内战,谁也无法统一。
        公元前517年,晋顷公把各诸侯国召集到黑壤(今山西沁水西北)会盟,商量如何让周王室安定下来。到会的有晋国的赵鞅,鲁国的叔诣,宋国的乐大心,卫国的北宫喜,郑国的游吉等。
        会上,赵鞅向游吉请教有关“礼”的问题,游吉说:“我国大夫子产生前曾说过,礼是天之经,即天道的规范;礼也是地之义,即大地的准则。人民都要以此为行动的依据,是不容改变,更不容怀疑的。”
        赵鞅谢教,表示终身牢记,在座的其他诸侯国代表不由肃然起敬。
        接着,赵鞅提出各国应按照礼仪,为周敬王提供军队、粮草,帮助他回归都城。宋国的乐大心却不同意,他认为,宋国是殷商的后代,周王朝一直以宾礼相待,客人没有必要给主人送军队、粮食。
        跟随赵鞅赴会的晋国从臣弥牟当即反驳了乐大心的观点,指出宋国以前一直很听从盟主的安排,如今需要为恢复周王室而努力时,却生此异议,这是无礼的表现。
        乐大心被驳得哑口无言,只能接受牒命而退。以后晋国大夫荀跞率领大军帮助周敬王复位,平定了王子朝之乱。
        后来,人们就用“天经地义”这个成语,来比喻理所当然,不容改变,不容怀疑。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