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天子无戏言
成语故事

天子无戏言11.jpg

成语解释:

        指帝王说话算数,一诺千金,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

        《礼记·曲礼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礼制观念。在古代中国,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一言一行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和法则。因此,天子在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都被认为是非常严肃和具有约束力的,不容随意更改或当作玩笑。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引申为说话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尤其是对于身居高位或有权威的人来说,更应该言出必行,保持诚信。

比喻意义:

        比喻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轻易食言。

近义词: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金口玉言等,这些成语都表示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反义词:

        出尔反尔、言而无信、食言而肥等,这些成语则表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成语辨析:

        “天子无戏言”与“一诺千金”都表示说话算数,但“天子无戏言”更强调发言者的身份和地位,通常用于描述有权威或高地位的人;而“一诺千金”则更侧重于承诺的分量和价值,不特定于发言者的身份。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礼制文化和诚信观念。在古代社会,诚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规范,尤其是对于统治者来说,诚信更是他们维护统治和赢得民心的基础。因此,“天子无戏言”不仅是一种制度规定,更是一种道德要求和智慧体现。它告诫人们,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统治者,都应该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故事:

        周武王去世后,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周成王。当时周朝刚刚平定天下,成王还年幼,周公担心各诸侯背叛周室,就摄理国事,处理政务,帮助成王平定了管叔、蔡叔等叛乱,成王很信赖他。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得到一种代表祥瑞的谷子,献给成王,成王就送给了周公。周公代行政事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将政权交还成王,自己则退居到群臣的位置中。成王仍尊重他,经常向他咨询各类事务,周公也直言不讳,给成王以忠告。
        有一次退朝后,周成王与他的弟弟叔虞在一起闲聊。成王一时兴起,摘下一片桐叶,削成圭的形状,当作珪玉,送给叔虞,并说:“我就拿这个封你吧。”叔虞信以为真,非常高兴,将这件事告诉周公。
        周公听说后,前来请示成王:“听说王要封叔虞,请王上择吉日立叔虞吧。”
        成王却说:“我不过是跟叔虞开个玩笑罢了。”
        周公严肃地说:“我听说过,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天子的任何言论史官都会记载下来,乐人就会吟唱,士人就会四处颂扬。天子说话不慎重,失信于人,将会失去人心啊。”
        成王听了周公的话,意识到自己言谈不妥,就择日封叔虞于唐,唐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与汾水之东,方圆一百里,因此称为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以唐南有晋水,就改称为晋。春秋初,晋一分为二,后为晋武公统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晋国日渐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周公善于劝说,成王更善于听取臣僚的意见,对自己的言谈举止更加慎重。成王依照周武王的规划,由周公反复视察,营造了洛邑,将九鼎迁置到那里,接受诸侯的朝拜。又将殷的遗民迁到洛邑,修订礼乐制度,安抚百姓。因而成王在位时,境内安宁,人民和睦,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后来,“天子无戏言”这一成语,用来指帝王讲话要慎重,不作儿戏之语。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